【解局】白宫一纸限令,芯片巨头急了
最近,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则行政令,称要设立对外投资审查机制,尤其是限制美国主体投资中国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美国财政部官网显示,这则投资限令的详细措施将在45天内公布,最终法案预计将于明年起实施。
消息一出,英特尔、高通和英伟达等美国芯片企业的CEO纷纷向政府发出警告,认为进一步限制对华芯片销售会“破坏美国在华接触政策”,重创美国半导体企业;美国国家风险投资协会也说,希望投资限令“不会对美企投资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图源:解放日报)
一
这则投资限令的出台耗时近2年,内部博弈非常激烈。白宫称,该限令为解决“最急迫的国家安全风险”;美财政部声明,这是“适当保护对下一代军事创新至关重要的技术,以捍卫美国国家安全”;白宫国安会高级官员说得更露骨,直接挑明这并非经济行为,而是“国家安全行动”。
另一方面,美国企业担忧半导体行业将遭重创,因而极力反对“私人市场政治化”,有政府高官出来安抚商界,称投资限令是“针对性限制”,不会严重损害美国对华投资的能力。
看,一则投资限令暴露出美政府的两难境地:既希望通过“小院高墙”遏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又不希望得罪美国投资者和相关产业。选举压力驱使下,美政府不得不权衡对华投资限制和缓解中美关系之间的利害。
事实上,为了减少各方批评,美政府着实对投资限令的各项条款反复斟酌。比如条款多次提到“应酌情”,这种表述自然让美国内鹰派势力不满,他们指责限令“来得太晚、力度太小、不够强硬”。
虽然国内存在争议,但投资限令最终出台,说明主张对华遏制打压的声音还是占了上风,美国对中国获取关键技术施加限制的图谋没变。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授丹尼斯·西蒙说,拜登政府近期频繁派布林肯、耶伦、克里等高级官员前往北京,似乎是为了修补中美关系,但最新的投资限令发出完全不同的信息,这是遏制中国的又一举措,暴露出拜登政府的两面派作风:“美国持续发出如此混乱的信号,怎能指望中国在关键的全球问题上与美国合作?”
美国白宫(图源:央视)
二
美国研究机构Rodium数据显示,美国风险资本对中国的投资数量大、密度高,在中国所有得到风险资本的企业中,1/3有美方投资,尤其是中国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让美国风险资本得以分享红利。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半导体采购额约为1800亿美元,占全球总额1/3以上,是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美国半导体企业36%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