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国产光刻机突围或在年底,将正面狙击“芯片-美元”
《证券时报》上一篇名为《国产光刻机如何突围?》的报道正在成为热点,哎,再多说两句,现在中国的大部分传统平面媒体为什么一个接一下死翘翘了,我说它们都活该,有人总说这是网络时代带来的必然结果,我觉得那都是失败者的托辞,你就说,中国的那些财经类平面媒体吧,无论是报纸还是杂志,现在还有哪一家能跟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相匹配呢?什么意思?往通俗了说,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强国,中国外交部、国防部,还有中国网民,天天都在跟美国磕,但你看我们的主流媒体,尤其是那些财经媒体,有一个算一个,甭管是谁办的,不知道内情的,还以为是李鸿章,或晚年的汪精卫在当主编呢?还停留在大清末年和中华民国时代呢。
这时候我又要“翻小肠”了,3年前,2020年这个时间,也就是我们的武汉抗疫打胜了,武汉抗疫76天,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新冠病毒存量归零,而美国、英国这些西方国家的一个个都掉进了新冠病毒窝里,中国的那些平面媒体《财新》《财经》《三联生活》《新京报》,等等吧,却在劝中国要跟英国学习,“与病毒共存”,你们不是有病又是什么?是不是我不说,大家都把这事给忘了?别人忘了我可没忘,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司马平邦说》一路来全面记录了这些媒体的丑恶嘴脸,时不时还会拿出来砢碜它们一把,
所以,今天能在《证券时报》上看到这么一篇给中国芯片业加油助阵的报道,不容易啊。报道说,有消息称,上海微电子正致力于研发28纳米浸没式光刻机,预计在今年底,会将国产第一台SSA/800-10W光刻机设备交付市场。此前,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公布了一项华为的新的专利“反射镜、光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也在极紫外线光刻机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什么一前一后这两条线索这么重要呢?《证券时报》记者调研了部分上市公司,采访了学术界、产业界多位专家,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企业加快核心领域自主研发,光刻机产业链上下游正在不断涌现出新进展、新成果,国产化加速向前,一个结论是:“中国芯”正在崛起!
光刻机这种高技术它到底高在哪儿?有多难?业界有个形象的比喻,用光在晶圆上画图,相当于两架歼-20战斗机齐头并进,一架机翼上挂了一把微雕刀,另一架飞机上粘一颗米粒,这架战斗机要用刀在那架战斗机的米粒上刻字,还要刻出标准的宋体字。
报道说,其实我们在光刻机技术方面曾站在世界“第一方阵”,1965年研制出了65型接触式光刻机,1985年研制出了分步光刻机样机,当时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不超过7年,但此后,中国开始从国外购买光刻机。这条路径,其实与中国当年放弃运-10飞机,转向跟美国麦道、波音公司合作,把自主研发改为购买、租凭美国大飞机,最后被人骗了坑了20年,路子是一样的;在运-10的大悲剧中,当时的主管领导沈图有过重大过责,那中国在光刻机领域错失时机,责任人又是谁呢?未来好好研究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