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选调生,要招“海归”了
通常而言,进入公务员队伍有参加“国考”“省考”和选调两条路径。在“国考”“省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录取率更高的定向选调,越来越受到毕业生的关注。
近日,四川发布2024年面向国(境)外留学生选调的公告,共有54所境外院校入围。
而此前,上海率先向国(境)外留学生开放了2024年面向应届大学生的定向选调,73所院校入围,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院校。
北京则向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榜单前100名院校的归国留学生,开放了申请2024年度北京定向选调的资格。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北京、上海、四川等地针对归国留学生开放定向选调,意味着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向全国其他省份推广。
2023年3月,江苏选调生考生进入考点参加面试。图/中新图片网
多省加入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山西在内的多个省级行政区,已经对归国留学生开放了定向选调。
“选调生制度作为党政后备干部选拔的‘源头工程’,为优秀的青年人才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进入体制的渠道。一般来说,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录用后会分别被安排至科员、副主任科员和主任科员等非领导干部岗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各省份的选调生分为普通选调生和定向选调生。普通选调生往往面向基层岗位,定向选调生一般会设置两年到三年的基层锻炼时间,随后会回到层级更高的部门。
马亮分析,自2009年开始,选调生制度开始出现定向选调与非定向选调的区分。非定向选调一般面向全国范围内的普通高校招录应届毕业生,部分省份还招录一些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如往年招录的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人员。而定向选调则有明显的“名校导向”,基本只招录目标高校(多为“双一流”高校)的应届毕业生。
他说,“在职位分配方面,非定向选调有较强的基层导向,多数分配到乡镇和街道等基层单位工作;而定向选调分配的单位层级往往较高,集中于县级和市级机关,甚至可以分配到省直机关。”
以江苏为例,其县级以上机关职位的选调,为定向选调,又称名校优生选调,主要面向全国部分“双一流”高校、政法类知名高校。而普通选调生岗位则更偏向乡镇(街道),对毕业生院校层次的要求,也更加宽泛。
近年来,各省选调生的招考人数持续上升,甚至接近当地“国考”招录的人数,其关注度也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