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当头 破浪前进——2025年中国经济开局述评
走过很不平凡的2024年,我们迎来充满期待的2025年:
“十四五”规划收官,新的五年规划呼之欲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纵深向前。
“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
新年伊始,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区各部门真抓实干,亿万人民砥砺奋进,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汇聚发展合力 稳住经济大盘
1月1日,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迎来新年“开门红”,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这是2025年1月1日拍摄的建设中的漳州核电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漳州核电供图)
1月5日,千里之外的黑龙江,第41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启幕。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里,人头攒动。开园以来,入园游客量已突破100万人次。
2025年1月5日,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客在主塔“亚洲同心”附近游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一南一北两处场景,正是开年中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开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于关键处发力,夯实经济回升向好基础——
较大幅度增加赤字规模,继续加强稳就业、保民生财政投入;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各项政策协同发力,持续夯实经济稳的基础。
内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1月8日,“两新”政策新部署公布: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等系列新举措,精准对接市场需求,顺应人民群众期待。
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症结,政策持续加力:
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拓展“两重”建设支持范围,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并优化支持范围,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官;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810亿元,加大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金融支持;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6方面18项具体措施……
不少地方的开年会议上,瞄准扩内需重点发力。如安徽提出加快实施一批补短板增后劲的大项目,海南部署谋划引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吸引力的国际旅游消费旗舰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