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山东率先启动“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企业”,下一步值得关注

2024-08-10 2845 6
作者: 贾拥民 来源: 风声

  作者|贾拥民

  均衡研究所学术顾问

  浙江大学跨学科中心特约研究员

  近日,山东10部门印发《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内容莫过于“打破铁饭碗”的条款,这也标志着山东省启动省属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的全面改革。

  有媒体分析,此次改革涉及驻济和非驻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后将收回所有事业编制,原工作人员将从省编办的实名制名单中剔除,并与新成立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约10万名曾经拥有事业编制的员工将正式成为企业合同工。

  如此重大的一项改革,还是发生在考公大省山东,瞬间成为热点新闻。不论愿不愿意,大众眼里的铁饭碗似乎已经不够“铁”了。

  事实上,过去几年来,山西省娄烦、河曲、榆社等人口小县已经先行一步,它们不仅撤并精简了多个行政部门,还缩减了部分事业单位的编制,有的县编制缩减数量超过了一千个。

  另外,安徽省也从2023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了4个常住人口较少的县(区)开展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

  以前的情况是,机构改革几乎年年都在喊,但财政供养人员的数量却一直在增长。这次会有所不同吗?

  公务员数量与人口关系

  2023年3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

  这是中国机构改革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要缩减公务员规模,并且同时给出了具体指标,指向性意义非常清晰。待中央一级机构改革措施落地后,地方各级肯定都要跟进。

  当然,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结构不一样,在机构改革的紧迫性、具体措施和实际影响等方面应该都会有所差别。

  在这个意义上,人口小县的缩编试点和“西南某省”的缩编传闻,起到了很好的风向标作用。

  从最一般的层面来说,公务员(政府雇员)编制的数量取决于他们承担的公共事务的多少,后者最直观的一个衡量因素是人口。

  理论上,某个地区公务员的编制数量,应该建立起与该地区常住人口之间的强相关性。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长期人口增长出现了从升到降的逆转的情况下,公务员缩编本来就会成为一个趋势性的要求,作为人口流出地的那些地区,尤其如此。

  这种缩编要求在那些人口小县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根据《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1(县市卷)》的数据,在纳入统计的2075个县域单位中,户籍人口在10万到20万人之间的县(市)有228个,10万人以下的县(市)有206个,其中5万人以下的超级小县(市)有90个。

查看余下7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