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结婚人数,再创新低了
01
结婚人数,继续创新低了
11月1日,国家民政部公布了《2024年3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披露了一组结婚数据: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对数474.7万对,离婚对数196.7万对。
474.7万对结婚登记数,较去年同期的569万对,减少了94.3万对。
当然,考虑到2023年出现了补偿性结婚,与去年对比,似乎不够严谨。
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间,许多情侣选择推迟婚期,导致2023年出现了补偿性结婚潮,最终2023年结婚对数出现了增加。
所以,我们不妨与之前持续减少的年份做下对比,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对数588.6万对,2021年同期588.6万对,2020年同期为589.42万对。
对比的结果可以看到,今年前三季度我们的结婚对数,继续创近年来新低。
之所以用“继续”二字,是因为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已经创下了近年来新低纪录。
今年上半年343万对结婚人数,较去年同期减少49.8万对,创下近年新低,仅为2014年同期694万对的一半左右。
从历年数据来看,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结婚人数不断攀高,2008年冲破了1000万对,2013年创历史新高,当年结婚对数1346.9万对,之后一路下滑。
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2年跌至21世纪以来最低值,只有683.5万对。
去年768万对,相比于2022年增加了104.5万对,但仍是过去23年来第三低。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民政部
今年的数据告诉我们,在去年出现补偿性结婚潮之后,仅维持了短暂的一年,很快就褪去了。
而且,从趋势来看,今年年末的结婚对数,很可能创下新世纪以来新低。
而且,从结婚对数来看,我们的新生儿人数,也会继续创下历史新低。
02
结婚人数与新生儿人数,互为因果
结婚人数不断降低背后,有诸多因素,比如成本因素、时间因素,还有人口结构因素等等。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之前对年轻人晚婚甚至不婚的理由做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房价等是制约年轻人结婚的关键因素。
第一,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制约。
彩礼高昂,都忙着工作无暇谈婚论嫁,是导致结婚人数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房价、高租金以及生活成本的高昂,都制约着当下的年轻人对结婚望而生畏。
尤其是在当下的大环境中,很多年轻人养活自己都够呛,哪还有钱去结婚生子。
第二,婚恋观念转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