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街角深夜发生一起命案,时隔26年逃犯归案时“洗”成另一个人?
28年前,发生打架事件的街角
28年前的一个深夜,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发生一起命案,36岁的摩托车司机,被几个年轻人酒后群殴,抢救无效死亡。
法院认定共有五人参与作案,其中四人相继被判刑,一个外号为“波丙”的嫌疑人在逃——真名郑海波。
两年前,因为一份举报,一个名叫郑敬民的乡镇在编职工被抓,多名证人通过照片指认,他就是当年的“波丙”。警方发现,郑敬民曾用名郑海波,案发前就有两个户口,案发后,郑海波将其中一个户口改名为郑敬民,得以“洗白”身份继续生活。
到案后,郑敬民坚称自己不是“波丙”。他的辩护人也提出,当年警方没有找到“波丙”的照片,且“波丙”的网络追逃信息与到案的郑敬民不同,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波丙”就是郑敬民。
分析该案,证明“波丙”是郑敬民的关键在于,当年警方是如何确认“波丙”是郑海波的,而这个过程在案件材料里没有体现。也因如此,案件在送检过程中曾被要求补充侦查。
办案民警在事后的一份说明里提到,当年通过走访,曾向嫌疑人家属确认过郑海波就是“波丙”,但由于当年办案重实体而轻程序,导致没有留下询问笔录。这也给28年后的办案过程增加了难度。
最终,该案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后得以开庭,2024年7月,郑敬民在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9月14日,惠州市中院根据证人指认等证据,认定郑敬民构成故意伤害罪,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
2024年7月,郑敬民在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
在逃的“波丙”
2024年7月16日,郑敬民带着手铐、脚镣被押上被告席,他被指控参与了28年前的一起故意伤害案。
时间回到1996年10月9日的凌晨。广东惠阳,一群年轻人在宵夜档喝了酒,有人去路边准备拦车回家,36岁的摩托车司机李电根路过,由于未及时停车,被几人拦下后群殴,满头鲜血倒在了地上。打人者迅速逃离现场,三天后,李电根抢救无效死亡。
一个月后,这起命案被侦破。1996年11月18日,惠阳市公安局石桥派出所在电子游戏室将嫌疑人吴永效抓获。他承认用砖块扔中司机头部,并供认一起参与打人的还有戴绮航、肖志磊、杨海辉和一个外号叫“波丙”的人。不久,除肖志磊和“波丙”外,其余三人全部归案。
“波丙”是谁?
吴永效称,“波丙”是戴绮航的朋友,不知其真名。戴绮航被抓后先称参与打架的“波丙”叫“刘海波”,约20岁,沙田人。此后又改口说,“波丙”约19岁,不知道其姓名和住址。在案的口供显示,另一个一起吃夜宵的人也曾指出“波丙”名为“刘海波”,但后来同样改称不知道其真名。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