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恐慌在全球蔓延:粮食成多国政局动荡诱因
世纪疫情、俄乌冲突、高温干旱……重重危机下米珠薪桂,全球粮食危机加速演进,“饥饿”恐慌蔓延。
各国的粮食市场还安全吗?全球“饥荒”真的会来吗?
当俄乌的炮火砸中埃及“大饼”
在埃及开罗的一个面包店,小女孩查看烤好的“阿依施”,“阿依施”是一种在面粉中添加蜂蜜、维生素、调味料的发酵大饼
自上世纪70年代成为粮食净进口国起,埃及政府围绕化解粮食危机做出的努力从未停止,然而粮食安全问题却愈发严峻,已经成为21世纪以来该国政局动荡的重要诱因。
目前,埃及是世界上小麦进口第一大国,玉米、葵花籽油、豆油等进口也均位列世界前十。其中,埃及约80%的小麦进口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本轮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粮价飙升、供应紧缩,埃及面临的压力陡增。
今年5月2日结束的斋月,可能是许多埃及百姓近些年度过的最为节省的一个斋月。“当前的危机比新冠病毒带来的危机更严重。”斋月开始前,埃及总理马德布利在电视新闻发布会上说。
埃及中央公共动员与统计局5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埃及4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至13.1%,为2019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其中,食品和饮料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
与高物价对应的是高贫困率。“没有人购物,因为人们没有钱”,62岁的埃及水果商贩希沙姆·阿里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无法责怪顾客,但他现在每天收入不足6美元,作为一个水果商贩,连自己的孩子们吃水果都已负担不起。
就在本轮俄乌冲突爆发前,埃及正在进行一场聚焦大饼的食品补贴制度改革,总统塞西在多个公开场合喊话福利大饼涨价。
大饼是中东人民的重要主食,为维持社会稳定,许多中东国家有政府补贴基本食品的传统。在埃及,一般市售大饼价格为1埃镑(约合0.4元人民币),而经政府补贴的福利大饼仅售价0.05埃镑。
经过数十年,食品补贴愈发庞大,也愈发难以撼动。1977年,当国家停止补贴基本食品时,埃及爆发“大饼暴动”,数十万人游行示威。类似原因导致的社会抗议在2008年、2011年以及2017年多次爆发。
虽然改革补贴制度敏感又危险,但在减轻财政负担、响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要求等内外因素拉扯下,埃及政府的“大饼改革”仍勇敢前行:包括逐步缩小福利大饼尺寸即“大饼变小饼”、提高补贴门槛、降低采购和存储环节浪费等。
而当前形势使改革停滞甚至倒退。为稳定经济、缓解社会压力,埃及政府紧急出台一系列措施。同时,埃及正在寻求新的小麦供应商,与阿根廷、印度、法国和美国就未来小麦进口进行谈判,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新的财政援助计划展开谈判。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