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布报告:美国的胁迫外交及其危害

2023-05-20 3469 2
作者: 记者 来源: 新华社

  美国的胁迫外交及其危害

  2023年5月

  目录

  引言

  一、美国的胁迫外交劣迹斑斑

  二、美国的胁迫外交手段繁多

  三、美国的胁迫外交危害全球

  结束语

  引言

  美国惯于指责别国以大国地位、胁迫性政策、经济胁迫方式要挟他国服从、搞胁迫外交,但事实上,美国才是胁迫外交的始作俑者。胁迫外交的发明权、专利权、知识产权都非美国莫属。长期以来,美国胁迫他国无所不用其极,在胁迫外交上有极不光彩的“黑历史”。时至今日,胁迫外交更是美国外交政策工具箱中的标配,为实现一己私利,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的遏制打压都被用来在全球搞胁迫外交,世界各国深受其害,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连其盟友伙伴也难幸免。

  本报告基于大量事实和数据,旨在揭露美国在全球推行胁迫外交的恶行劣迹,让国际社会进一步看清美国外交的霸权霸道霸凌本质,以及美方行径对各国发展、地区稳定、世界和平造成的严重损害。

  一、美国的胁迫外交劣迹斑斑

  ◆197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亚历山大·乔治最早提出“胁迫外交”概念,用来概括当时美国对老挝、古巴、越南的政策。他认为,胁迫外交是使用威胁或有限武力,迫使对手停止或扭转已采取的行动。半个世纪以来,尽管国际格局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美国从未停止胁迫外交。从经济制裁到技术封锁,从政治孤立到武力威胁,美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界演绎了什么是胁迫外交。

  ◆发展中国家是美国滥施胁迫外交的“重灾区”。1962年,美国开始对古巴实施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并持续至今。2015年,美古恢复外交关系,但美国并未全面解除对古巴封锁。2017年,特朗普政府再次加码对古巴制裁。2021年,拜登政府两度延长作为对古封锁、禁运法律依据的《对敌贸易法》有效期。持续61年的封锁给古巴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从燃料、食品、日用品到药品,美国对古巴的制裁封锁几乎覆盖一切,导致古巴长期面临物资严重短缺。新冠疫情期间,美国还阻碍古巴获取生产疫苗的原材料。美国新闻网站“人民世界”刊文指出,由于美国对古巴的封锁,导致古巴无法及时获得制造注射器的材料。由于美国禁止第三国向古巴销售呼吸机,古巴也无法购买抢救危重新冠肺炎患者所需的呼吸机,这给古巴人民带来极大伤害。

  ◆2006年以来,美国对委内瑞拉实施制裁,阻止委进入美国金融体系。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扩大对委经济和金融制裁,冻结委内瑞拉政府在美全部资产,并制裁其石油、银行、采矿业及140多名政府人员,严重打击委经济。委内瑞拉原油产量从2016年的每天近250万桶,下降至2020年的每天仅30万桶。新冠疫情期间,美国制裁导致委内瑞拉难以及时获得抗疫物资和食品、饮用水、汽油等基本商品。联合国单边强制措施对人权负面影响问题特别报告员杜汉发布的报告显示,制裁导致委内瑞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陷入严重粮食危机,基本医疗用品和设备缺乏,医疗保健服务条件恶化,孕产妇、婴儿以及严重疾病患者死亡率上升。2020年6月,美国财政部以涉嫌帮助委内瑞拉逃避美国制裁为由,宣布对3名墨西哥企业家和8家墨西哥公司实施处罚,冻结其在美资产,禁止其参与任何涉及美个体和实体的交易行为。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