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6任,英国首相成了“走马灯”?
(一)
英国工党党首基尔·斯塔默近日正式接任英国首相,成为8年间第6位英国首相。
与欧洲大陆乃至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明显右转的趋势不同,此次英国迎来的是14年未有的“左翼回归”,沉寂多年的工党席卷411个议会下院席位,远远超出326席的半数。
从历史上看,在二战以来的英国大选中仅有布莱尔赢得比他更多,斯塔默气势如虹的胜利和走马执政的雷厉风行,为多年来罕见,也恰恰在顺应其竞选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改变”。
(二)
此次政坛“变天”,可谓是英国民众对十几年来积弊特别是脱欧以来国内种种冲击和动荡的集中爆发,再一次证明了当前英国发展趋势与民众获得感、安全感之间出现的巨大鸿沟。这集中体现在经济和社会领域——
从经济上看,自保守党2010年上台以来,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动荡和经济全球化衍生的产业变革趋势,英国历任首相实际上都在继续以撒切尔式的新自由主义范式来开药方。一方面是不断制定更倾向于大企业和富人的政策;另一方面则是削减公共开支特别是医疗、教育等领域公共服务开支,从而期待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及“涵养经济动能”来促进增长。
无论是卡梅伦时期的紧缩财政,还是特拉斯短命政府提出的“迷你预算”休克疗法,实则都在不同程度上遵循这一逻辑。然而,英国这种政策选择并未取得其预期的经济增长,以及以“涓滴效应”惠及普罗大众的成效,反而呈现经济增长乏力和社会不平等加剧的糟糕局面。
2010至2023年期间,英国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1.6%,2023年更是低至0.1%,成为全球表现最糟糕的经济体之一。英国的阶层和地区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也在不断扩大:2021年英国基尼系数高达32.4,高于大多数的欧盟国家和经合组织国家;英国最富有的10%家庭所拥有的财富占比一直在上升,2021年已达到57.1%;处于财富排名后50%的英国人财富占比只有4.6%。
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预测,在考虑通胀因素后,2023年英国家庭收入将回落至2013年水平,降幅为7%,为1956年有记录以来最大降幅。
根据工党财政大臣里夫斯在去年5月就英国经济发布的报告,伦敦及英格兰东南部地区创造了英国绝大多数的经济增长,而英格兰西部、北部以及英国绝大多数地区生产力水平远低于英国平均水平,同时落后于欧洲大陆和美国,里夫斯将这种情况形容为“双轨英国”。
(三)
随着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能源危机等冲击纷至沓来,英国经济和社会所面临的张力在明显加剧,并使得中下层民众遭遇最为严峻的冲击。
英国民众在近两年已经遭遇了“一代人以来的最严峻的生活成本危机”,物价持续高涨与工资收入增幅乏力最终导致了民生压力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萎缩,贫困率也在走高。
当前,1400万英国人银行存款不足100英镑,近五分之一的英国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警察、医疗人员等公共部门雇员屡屡为提高待遇而罢工,甚至到食品银行去排队,被视为“经济系统性灾难的象征”。
然而,过去13年里,保守党政府“减少政府对市场干预”的经济总框架并未带来发展的动力与活力,英国在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投入与效率方面均呈现疲软态势。比如,英国企业投资占GDP比重从三十年多前的13%下降至10%,在七国集团中排名垫底,若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投资综合来看情况将更为糟糕,英国生产力水平在经合组织国家中排行第15,远低于美国、法国等国家。
与此同时,英国过去政治内斗特别是脱欧公投以来的动荡也极大影响了政府经济政策的延续性和落实性。德国《世界报》曾刊文指出,英国过去13年制定了11项不同的经济战略,然而每一次都无法得以较好贯彻,最终损害了投资者和产业界对于政府能力和营商环境的信心。
公共发展计划也往往成为政治更迭的替代品。比如,前首相特蕾莎·梅曾经希望推动振兴北方的一揽子经济计划以及修建高铁的项目,不仅其任内推进缓慢,而其下台后更因“预算不现实”的理由迅速被继任者摒弃。因此,英国一些需要久久为功的长线投入往往无法得以实现。
(四)
随着工党的上台,首相斯塔默正试图以“拨乱反正”和聚焦经济来兑现其竞选承诺。斯塔默此前曾表示,工商界需要一个坚持自己纲领而不是不断改变方向的政府,以防止企业、投资和经济“陷入绝望境地”。
过去数十年的新自由主义药方与“政府大撒把”所带来的弊端有目共睹。此次大选恰恰反映了英国民众希望能以政府更有效作为来增加其在动荡时代中的安全感和获得感的心理,重新举起左翼社会公平旗号的工党,则被视为“试试看的选择”。
事实上,工党目前提出的主张均是聚焦于扩大政府作用。比如,通过制定聚焦未来、更具确定性的经济发展方略,在培育产业、商业环境特别是扶植制造业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不断发力,强化社会公平和兜底保障能力,为更多英国民众提供未来可期的愿景。
从目前来看,工党有职业经济专家里夫斯规划并落实其经济方略,同时其在议会的巨大优势也为政策推进提供了便利,但英国目前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仍是其最大的局限。斯塔默能否给民众带来期盼已久的“改变”,仍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