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最终还是美国人吃亏”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立即对中国挥舞起“关税大棒”,他扬言要取消美国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约合5860元人民币)的小额货物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而这一政策对数千家小型出口企业而言可谓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生命线”。为此,中国的电商供应商们正开始重新思考经营方式。
英国《金融时报》当地时间3月2日报道指出,近年来,跨境电商平台上的中国卖家们迅速采用了“免关税贸易形式”,而特朗普近来的政策则迫使他们要么扩大在美国的生产,要么在其他市场寻找新客户,要么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如何将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商家有两种办法:直接涨价或是将关税单列。
报道称,即便面临关税,许多商家也仍认为其商品将保持竞争力,且可以将任何额外的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对于我们这些个体卖家来说,关税只意味着利润空间的略微减少。消费者能够承受得起,而且并没有影响订单量。”在Temu电商平台上销售家居装饰和节日装饰品的黄先生表示,在特朗普签署行政命后,他“略微”提高了价格。
另一名在亚马逊和eBay等平台上向美国和其他市场销售电路板的卖家表示,他认同美国消费者将承受成本上涨的主要冲击,并暗示卖家有朝一日可能会在订单上单独列出关税。“最终,关税肯定会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中国电商平台Shein 《南华早报》
“关税……肯定会削减在美国的销售和市场份额。”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跨境电商分会的一名前官员提醒:“电商行业应该做好准备。”
特朗普在首个执政任期发起的关税和贸易限制措施,打击了来自西方市场传统买家的订单,在此之后,许多贸易商开始通过在线平台或直接在这些平台上销售小额订单。
在截至2024年的四年间,跨境电商规模激增了60%以上,当年贸易总额达到2.63万亿元人民币。官员们去年还表示,2023年,跨境电商占中国所有商品贸易的近6%。
赵秀秀(音译)是广州市白云区一家工厂的老板,过去五年一直向Shein等中国电商平台上的卖家供货。她表示,其业务将专注于与非洲和中东客户的传统大额贸易。
去年下半年,在时任美国总统拜登首次提议收紧“最低限度”关税豁免政策的前后,她的销售额已经减半。“如果有关税,那肯定是坏消息。从去年开始就不好做了,今年也不行。”
对于政策大幅变动,中国香港地区的手机保护壳制造商Casetify也感到担忧,该公司将美国视为其最大市场,并于去年在美国建立了打印制作设施。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Casetify需要迅速行动,因此该公司先将大量空白手机保护壳运往美国,然后再在那里进行打印制作。”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