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能否动摇美元?
有朋友说想聊聊金砖扩容这事儿。
8月25号那天,我写过一篇文字叫《昨天发生3件事,都体现了世界的残酷》。所谓昨天,就是8月24号;所谓三件事,没有包括金砖扩容。实际上金砖扩容的重要性,不下于其他几件事。但金砖扩容这事,并不是体现世界的残酷,而是体现出世界多极共赢。
8月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15次会晤在南非举行,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邀请
沙特(地球村主要能源国,是石油美元的支柱国家)
阿联酋(中东重要能源国)
伊朗(在能源世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但遭到美国制裁)
埃及(非洲重要的人口大国)
埃塞俄比亚(非洲重要的人口大国)
阿根廷(南美重要国家,现在正遭遇困境)
六个国家正式成为金砖成员国。金砖国家的成员增加到十一个。在可以预期的将来,金砖国家会继续扩容,比如东南亚的印尼等国,都有可能加入。
金砖国家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01年,是由美国投行高盛提出,旨在形容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个国家(英文首字母组成的“BRIC”一词,其发音与英文的“砖块”非常相似,所以被称为“金砖四国”)蕴含的巨大潜力(拥有全球30%的领土面积和42%的人口)。
当时美国正高举全球化大旗,试图从新兴市场上攫取更多红利。
那时中国刚刚加入WTO不久,神州大地,生机勃勃;普京也刚刚执掌俄罗斯,要干一番大事业,并且想要融入西方;同时印度和巴西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2006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外长举行首次会晤,开启金砖国家的合作序幕。随后的2008年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格局。为应对金融危机,2009年6月,“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举行首次会晤。金砖国家间的合作机制正式启动,并于稍后的2010年12月,正式吸收南非加入,变成金砖五国。
金砖五国从诞生起就不同凡响。
南非处于非洲大陆最南端,扼守大西洋和印度洋交界,是亚非欧三大洲交往的重要通道。
巴西是拉丁美洲体量最大的国家,控制大部分亚马逊平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比如举世闻名的铁矿石)和粮食(是全球重要的大豆基地)。
俄罗斯,地跨欧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既是东正教文明体系的主要承载国,也是沙俄和苏联的主要继承者。
印度,扼守南亚大陆,链接中东和东南亚,同时也有着古老的文明。
中国,自然不必说,几千年以来一直都是世界第一集团,只是近代落伍了一段时间。
所以金砖五国从诞生之初就蕴含着非凡的潜力。对金砖国家来说,2014年是重要的年份,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五国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立了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2015年7月,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中国上海正式开业。从那以后,金砖国家之间就有了自己的融资平台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