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医疗费用为什么这么高?
中国医疗费用到底高不高,要看从什么角度来看。
对于某些人来说,中国的医疗费一点都不贵:
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医院的大门是迈不过去的坎:
我们都是普通老百姓,当然是应该也必须站在百姓角度看待问题。
首先我们看一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数据:
2022年,国家医疗卫生总费用8.5万亿,占2022年全国GDP的7%,比2019年增长29.60%;
2022年人均医疗费用为6041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24.62%(也就是说,我们有四分之一钱,都用来看病了!),比2019年增长29.4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23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之前,我们都感觉生活比较轻松,即使每个月还房贷车贷,也不会感觉特别大的压力;2022年至今,很多底层百姓唯一的愿望变成了“活下去就是胜利”。
这几年来,统计数据始终向好,只是我们老百姓“体感经济”变差了(经济学家是会创造词的,知道某些数据可能不太可靠,所以创造了“体感”这个词)。
老百姓生活日益艰难,而医疗费用不断攀升,难怪大家吐槽“病不起”:小病不用治,大病治不了。
这是一个很真实的写照。一个连流感都治不好的医学,垄断了整个中国医疗健康市场,这是普通百姓恶梦开始的根源。
那么,医疗费用为什么会如此之高?
首先当然是因为医疗产业化的结果。
产业化就是商业化、资本化。医疗是某些人用来敛财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领域。只要是活人,就必然会生病;只要生病,他们就能赚钱;如果生病的人不够多,那就“造病”。
到底谁在赚钱,我不敢说,参考房地产行业吧。
毛主席时代是不可能有这些问题的。
其次,崇洋媚外、与国际接鬼,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西方医学垄断中国医疗健康市场之后,药物、医疗器械设备等,大部分都需要进口,进口的东西大家都知道,100元钱的东西,1000元卖给你那都是贱卖了,至少要卖你5000元,甚至要50000元——而这中间的利润,大部是外国赚走了,中国人也没少从中牟利——唯一利益受损的,只有患者,这是羊毛和韭菜的宿命。
大家还记得前两年医疗行业轰动全网的新闻吗?心脏支架由均价13000元降至700元左右,人工髋关节均价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人工膝关节均价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
大家只看到这种偶尔大幅降价带来的“实惠”,却从来不去想,大部分还有巨大降价空间的药品或器械,利润依然高得吓人!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