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在遭遇大事件
这几年,日本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
8月14日,岸田文雄召开记者会,明确宣布退出计划于9月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
日本首相,为内阁总理大臣之简称,是日本最高行政首脑。其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经由执政党推选、国会投票选举产生。
当没有一个政党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时,便会出现几个政党联合执政的局面。这时便由几个联合执政的党联合推选首相候选人,经国会议员选举产生首相。现在的自民党是最大党派,正常情况下,自民党总裁往往会顺理成章地成为新任首相。
当岸田退出自民党总裁选举,意味着他将辞去首相的职务。他的解释是,自民党需要新的气象,他甘愿“舍生取义”。
现代政治没有所谓的“舍生取义”,只有权衡利弊。政客的嘴,骗人的鬼。岸田所谓的“舍生取义”,其实是他给自己被迫辞职找的借口,就和拜登一样,给自己保留最后的体面。
岸田辞职的主要原因:支持率持续低迷。
当初岸田刚上台那会儿,过半的日本民众对他抱以厚望,相信他能带领日本走向光明的未来,那可真是众望所归。然而这几年,岸田让日本上下都很失望。
在民间,今年7月下旬的一项民调显示,70%的受访者不希望岸田担任下一任首相。
在官场,他在内阁的支持率也仅为15.5%,创下自民党2012年12月重新执政以来的最低水平。就连前首相菅义伟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在“黑金”政治丑闻问题上,首相岸田文雄并没有承担起责任。
为什么会这么惨?岸田上任是肩负着使命的:
岸田的第一个使命,振兴日本经济
但是这几年,日本经济几乎没有任何亮点,基本还是吃老本。日本几乎错失了互联网革命之后所有的科技树,若不是之前底子厚,现在肯定更难过。岸田不仅没有为日本经济做出贡献,甚至还通过扩军的方式,让日本财政压力大增。
岸田的第二个使命,提振日本生育率
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是人的问题。我在立体史观逻辑基础中明确提出,“人”是第一个核心物力因子,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社会与经济规律都建立在“人类有着自愿繁衍欲望,即天然愿意生孩子的基础上”。任何国家陷入低生育陷阱,而又缺乏有用的途径补充有效人口的话,发展都难以为继。
日本陷入低生育率已经很久了,历任首相用尽各种手段,都收效甚微。从宏观历史规律看,日本是在广场协议之后陷入低生育率陷阱的,现在正在检验一个悖论:究竟是经济停滞增长导致了低生育率,还是低生育率导致了经济停滞增长?
岸田的第三个使命,配合拜登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