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央行大放水,只是想让大家买股票吗?
01
9月24日,央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宣布重磅消息,其中以央行发的红包最引人瞩目,被称作“大放水”。
内容包括以下:
(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年内择机进一步下调0.25%-0.5%;下调政策利率0.25%,从1.75%调降至1.5%,同步调降存款和贷款利率,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稳定。
(2)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房贷利率水平,平均降幅0.5%;二套房统一下调首付比例,从25%到15%。
(3)央行支持性文件的有效期延长到2026年。
(4)新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出资8000亿元,其中5000亿用于“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3000亿用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其中第2条将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利息支出1500亿元左右。换算下来每100万存量房贷,按降息0.5%计算,30年利息支出将减少10万元。
而第4条的5000亿,是用于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将自身拥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用这些资产在市场上换成钱以后,有一条限制“只能用于投资股市”。
3000亿的使用更直接,按2.25%的超低利率贷给上市公司或大股东后,“只能用于回购和增持股票”。
并且,8000亿只是第一期,用完了还可以无限续杯。
国家选择此时出手放大招,背后有着哪些考量?将会带来哪些重大影响?
需要好好分析一番。
02
从三个不同层面来说。
第一层,个人投资层面。
政策的指向是楼市与股市,能够影响的程度则跟各自的实际状况有关。
楼市早已经接近饱和,这次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是为了多吸引一些购房者入场,但是指望楼市再出现一个繁荣周期,显然是痴心妄想。
楼市总的基调是“稳”,不让房价继续下跌,否则会引起大范围的恐慌情绪,更不利于消费的增长。
房价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保持横盘,通过居民收入的上升逐渐消化泡沫,使住房的交易回复到正常供需水平,而不再是全民疯狂炒楼,当成金融产品追求高额收益。
要让居民的收入上涨,就要给新的增收途径,国家指的路就是:股市。
不同于楼市,股市当前的价值被认为是明显低估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在发布会上,证监会吴清主席列举了股市环境治理的一系列成果,用意是告诉大众,股市里乌七八糟的东西少了很多啦,可以进来赚小钱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