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老胡没有疯
随着哈马斯发动10月7日袭击以来,以色列宣称以自身自卫权为基础在加沙地区进行了大规模军事行动。这场军事行动的残酷性很快在加沙地区产生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对这次巴以双方的最新冲突,不同人在自己的意识形态坐标上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笔者无意于纠缠这个问题。但需要指出的是,这场已经接近一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既没有达到以色列本届政府官方宣称的目标,也对以色列的国际声誉产生相当强烈的负面影响。随着黎巴嫩真主党长期领袖纳斯鲁拉被炸死,大多数国际观察家认为该地区缺乏在短期内实现停火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以色列在网络空间中的形象也愈发呈现出一种夸张效果。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将以色列视为非理性行为者从而为自己的道德感提供心理上的证据。这种善恶二元论的抽象结构确实有助于鼓舞人的道德良心,在这种道德范式的帮助下,以色列在军事行动中对造成的大量平民伤亡是以色列日益陷入疯狂的表现。
从更为学术的角度看,大多数现实主义者也认为以色列现有的战争策略与现实存在严重脱节。比如米尔斯海默就已经明确指出,以色列并没有能力彻底消灭哈马斯这一组织。如果以色列真的认为消灭哈马斯是自己这次军事行动的目标,那么以色列将很有可能将自己拖入长期的战争疲劳中,最终陷入无法挽回的失败。
现在的问题是,以色列真的疯了么?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对本届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决策和以色列立国以来的长期政策进行回溯。
内塔尼亚胡本人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作为以色列政坛上的常青树,内塔尼亚胡在其支持者中被戏称为“不死的魔术师”。他在1996年就以最年轻总理的名号担任以色列总理。从1996年至今,除了中风去世的沙龙之外,在以色列政坛上几乎没有人可以稳压内塔尼亚胡一头。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自2009年内塔尼亚胡二度出任总理以来以来,以色列一直生活在内塔尼亚胡的时代中。
内塔尼亚胡的执政风格以狡猾和冷酷无情著称。他可以毫无负担地利用盟友,也可以在盟友丧失利用价值后弃之如敝履。这种风格确实帮助内塔尼亚胡在多次议会选举中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多数政府。但内塔尼亚胡执政的时间太久,久到越来越多的历史旧账压在他的身上,曾经被抛弃的盟友造就了越来越多充满怨恨的敌人。
作为一个有趣的事实,几乎以色列政坛上主要的反对人物都有在内塔尼亚胡长期政府中任职的经历。比如中间派反对派领导人拉皮德曾经是财政部长;右翼世俗反对派领导人利伯曼曾经是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号称民族自由主义的萨尔曾经是内政部长和司法部长。(但只要内塔尼亚胡还握有权力,他就有办法瓦解反对派,萨尔今天今天重新入阁就是内塔尼亚胡顶级议会算术家的能力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