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判断中美“未来领导力”的八大指标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和发展最快的大国之一,即使综合国力暂未达到领导世界的能力,但就其在现实世界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而言,中国是有能力在美、欧、俄、中四大体系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鉴于亚太地区对未来世界大突变的影响日渐升温,中美两国被放在同一平台进行比较成为不可避免。

  从中国国内的声音看,对中美在未来世界的领导力存在两种不同方向的结论:一种声音是悲观的,把“中国崩溃”看成是越走越近的可能;另一种声音是自负的,并且这种声音特别响亮,认为欧美都已经快速滑进衰落通道,只有中国才是最有前途大国。

  我认为,这两种声音都不客观,某些文章带有鲜明目的,不值得过度重视。在评判中美在未来世界格局中领导力的问题上,我们既不能自暴自弃地做臣服者,也不能满腹骄矜地做井底之蛙。国家影响力和领导力不是微观对比,是包含着众多软硬件指标的方向性对比,充分地了解自己在关键指标上的准确位置,才能懂得自己的份量到底有多重。

  为了比较客观地评判中美未来影响力和领导力,本人设计了宏观上的八大指标,下面想简单展开做一下说明。

  ★★★道德水平指标

  人类历史,虽然一直处于战争与和平的双重节奏中,但总体上讲,文明因素的进步从来都是主旋律,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一直在拉开距离。当然,局部指标,也许是动物更优于人类。

  文明有很多因子,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而决定文明进步的最关键因子应该是道德因子,道德的进退是判断人类社会进退的核心精神因子,它优先于所有的物质因子。所以,如果让我来评判国家与国家的差别时,我会把道德指标列为第一位的竞争指标。

  什么是道德?没有标准定义,只有相对认同。我个人对道德的定义:道德是决定个人生活方式的内在基因,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评判对方的看不见却能感觉到的印象图谱。

  道德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国家道德,二是公民道德。

  我在《道德重构》一文中曾首次提出“国家道德”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政策对人民意愿反映的深度”。政策越能体现人民意愿,国家道德指数就越高。

  公民道德,世界各国虽有不同解读,但大体上是归一的,此处不赘述。

  道德是一种软指标,不能象物质指标一样量化,但它也能形成某种抽象的量化指标。世界各国人民的道德指数永远无法按科学数据来统计,但可以用相互接受度和好感度给出一个大致公平的指数。媒体工作者曾经也给出过一些全球各国人民的道德指数,未必准确,能反映基本事实,有偏见,又未必尽然。

  中国人,美国人,过去、现在和将来,各自的形象都已经或将呈现给世人,中美两国人民的道德指数到底怎么样,我不好下结论,只能取决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内心评判。

查看余下8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