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仰:中美“贸易战”关于制裁美国转基因大豆的几点看法
米国总统特朗普班子要打贸易战,中国首当其冲。当然,中国不会示弱,“来而不往非礼也”,要打就打,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中国并不害怕。米国只想自己占便宜的念头,看看能有什么结果。中国最新的拟定的反制措施,有一份较长的名单,其中包括产自米国的大豆,毫无疑问,这是转基因大豆,也是米国最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中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虽然不完全来自米国,但来自米国的转基因大豆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这一反制措施会对米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于转基因技术以及来自米国的转基因农产品,相当长时间以来已经成为网络争论的焦点。然而,这种争论很多都不是实事求是地讨论问题,而是人身攻击,或掺杂了复杂的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利益的视角。因而使得不少人难以辨别各种观点背后的真实意图。表面上看,挺转的、反转的,都不好好说话,互相妖魔化、丑化对方。我大概是在国内网络上最早质疑转基因农产品的人,面对后来演化成转基因人身攻击的口水战,除了拉黑某些出口成脏或者傲慢的自以为是的挺转者,一般不再愿意加入争论。
事实上,由于复杂的原因,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转基因农作物的话题已较少被提起,它仿佛是一个烫手山芋,谁都不愿捧在手里。几个月前,中米贸易战山雨欲来时,网络上突然又出现了一篇较长的挺转文章,对于源自米国的转基因大豆表示坚定的支持。不少我认识的人,在科学主义的模糊观念影响下,也支持和转发了那篇文章。我当时就指出,这很可能是某些势力为了给即将到来的中米贸易战打预防针,不想将米国的转基因大豆列入制裁对象。直到今天,在网络上搜索,依然可以看到不愿制裁米国大豆的文章排在搜索的首页,而且,这些文章甚至是在特朗普已经开打贸易战以后,一些大网站重点推送的。由此可见国内外某些利益集团的焦急心态。
当特朗普班子一意孤行地要开打贸易战时,我当时就认为,中国可以将来自米国的转基因大豆列为制裁对象。如今,中国政府拟定的制裁名单中,米国的转基因大豆列在第一名。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其实中国早就该做这件事,只不过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现在,米国给了我们一个理由,中国顺水推舟,先对来自米国的转基因大豆加征关税,未来逐步减少或彻底禁止进口米国的一系列转基及因农产品,应该是一个长远的目标。背后的道理其实不复杂。
现代科技的发展几乎都是在开拓市场的同时,使科技不断成熟,也就是以市场给科研持续供血。典型事例就是英特尔芯片和微软的软件。286、386、486等,很多人可能都已经忘了。Windows一步步升级到Win10,每一个过程都是一边赚钱一边深入开发,换句话说就是用未成熟的产品赚钱以支撑进一步开发的经费。因此,米国制裁中国的高端技术领域,目的之一就是给中国的高端技术研发断粮断血,减少中国高技术领域增长的经济支撑。米国此招能否如愿不去说它。反过来看,米国转基因技术不断升级开发的经费支撑,最大的来源便是中国。如果中国不进口米国的转基因农产品,米国研发的转基因技术的几个主要跨国公司将因为研发经费的减少而难以为继,或大大延缓其研发速度。因此,市场的开放与否实际上涉及到新技术领域的成长性。中国限制或关闭米国转基因农产品的市场,实际上会对米国的生物科技研发造成阻碍,这是我们乐见其成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