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之:小议什么叫社会主义?
一
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把真实社会主义还给人民》,其中谈到“社会主义”概念时说:
“主义,就是一种信仰,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制度构想。社会主义,就是关注社会,让社会美好起来的一种信仰、理念、价值追求和制度构想。社会是人的总和,‘关注社会,让社会美好起来’,说到底,就是关注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让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美好起来。所以,更直接一点儿地表述,社会主义就是关注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让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美好起来的一种信仰、理念、价值追求和制度构想。这就是社会主义不七绕八拐的中国话、大众话概念版本。”
这个“社会主义”概念对不对呢?回答应该是不对的。
二
社会主义的概念是什么?首先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是怎样揭示资本主义的。
马克思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商品入手,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规律的揭示,这个揭示过程在他的伟大著作《资本论》里。他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一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社会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制造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二造成了生产竞争的无序与企业在生产中有组织的矛盾,三制造了贫富差距愈以加大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个阶级的对立。这一基本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各个方面,是所有其它矛盾的总根源。同时,这一基本矛盾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整个过程。因为这一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的,所以资本主义本身不能消灭它。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一成不变的。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不会永远存在下去,总有解决的时候。而解决这个矛盾,只能从制造这一矛盾的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两者中寻求解决办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化大生产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阶段。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这个过程不具可逆性,虽然有时先进生产力会受到落后生产关系的压制,但最终会冲破它,将落后的生产关系推到,从而再由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来适应它。社会化大生产是生产力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才有,之前的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原始社会都不会有。社会化生产也不可能退回到封建社会那种自给自足的个体生产力水平上去,它只会继续向前。
社会化大生产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水平和它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初期,社会化生产不明显,但有了社会分工,有了分工协作,随着自由竞争的减弱及垄断的加强,社会分工更细,协作更紧密,使得社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从一国走向国际,直到以两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的帝国主义时期,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达到了最为激烈的时期。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