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破字当头,重启香港爱国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没有爱国主义,现代国家一分钟也不能生存。”
01
各方面的观察、调查、统计都表明,在当下香港正在进行的,自封为“光复香港,时代革命”的闹剧中,主力和前锋都是大、中学校的学生。
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香港国民教育的失败,或者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失败。
02
从200多年前的法国大革命开始,传统国家逐渐向近、现代国家转型。
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没有爱国主义,现代国家一分钟也不能生存。
从逻辑上说,这种感情应该“自发”产生,但由于现代国家的规模通常远远超过了“乡土”,历史又远较个人的生命更为久远,所以爱国主义就必须由国家通过教育的方式来予以“建构”。
在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情感方面,所有现代国家概莫能外。
据统计,从1870年到1970年的百年间,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有义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个案从43个增加到139个。
亨廷顿在他的名著《我们是谁》这本书就承认,美国的爱国主义,主要是通过教育“人为建构”起来的。
美国绝大多数中小学,每天都要升国旗、奏国歌仪式。不愿意向国旗致敬的人都会受到集体的排斥,乃至驱逐。
美国的初等和中等教育虽然没有专门的政治课,但历史课的份量却很重。美国的历史课实际上承担了讲授美国政治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功能。如果学生接受了美国历史课讲授的内容,也就基本上树立起了美国公民的国家意识和基本的意识形态框架。
法国的爱国教育偏重法兰西民族的优秀传统,突出法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辉业绩,培养法国人独特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其他如俄罗斯、英国,以及亚洲的新加坡、韩国等国,无不以不同的方式向青少年灌输爱国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03
香港是在二十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刚刚回归祖国的前殖民地,英国对香港100 多年的殖民统治及殖民教育对香港同胞的政治认同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理应更加重视爱国教育。
但是,爱国主义教育在香港,却走过了曲折的道路。
1997年香港回归时,本应趁热打铁,迅速在香港大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直到回归15年之后,香港的国民教育(即爱国教育)方案,才磨磨蹭蹭地提上日程。
这个为时过晚的方案立即遭到了强有力的阻击。
2012年5月13日,香港反国民教育的“学民思潮”组织发动“513撤回国民教育课程大游行”;
2012年7月由香港部分家长组成的团体,成立“国民教育家长关注组”,要求港府撤回国民教育课程;
感谢您对红歌会网的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