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元仁:“两弹一星”精神是这样铸成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翻身做主,当了国家的主人。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建设强大的新中国,就如歌词所唱的那样“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毛主席领导革命的队伍,披荆斩棘走向前方”。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在农业上有“大寨精神”,工业上有“大庆精神”,解放军中有“雷锋精神”,干部队伍中有“焦裕禄精神”,科研战线有“两弹一星”精神。这些精神都是在艰苦环境中迸发出来的。这些精神体现出来的是他们内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这种精神能够鼓舞斗志,增强意志,激励上进,它可以传导和继承,超越生命的。
“两弹一星”精神就是所有参加这项工作的工人、科技工作者、解放军官兵用革命热情和无私奉献行为铸成的,是他们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面对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经济封锁、战争威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过程中,遵循毛主席关于“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1]的决策中形成的。
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培养了出一支不讲条件、不讲报酬、不为名利、因陋就简、开展工作、不畏艰险、不计个人得失、为国家强盛、为军队强大默默耕耘、艰苦奋斗的科研技术队伍;涌现出了一批学科带头人。他们隐姓埋名,默默坚守,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1964年10月16日,在众多科技人员的努力下,中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毛泽东对此十分高兴,决定破例举办一个庆功宴。宴会开始后,毛泽东笑着对大家说:
【“今天,请各位来叙一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原子弹爆炸了,我们的火箭试验成功了,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说话,更有底气了!”[2]】
毛主席专门写了《满江红·庆祝第一次核试验》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七日在罗布泊,
【小丑下台应欢送,礼炮轰隆。原子弹,说爆就爆,其乐无穷。十年丑史归尘土,一阵惊雷卷飓风。笑老修,大势已去矣,敲丧钟。
忆往昔,来势凶,众喽啰,瞎起哄,君不见人民,自古英雄。螳臂挡车千钧力,庄生梦蝶一场空。看东方火炬赤旗舞,万里红。[3]】
张爱萍上将写了《清平乐·我国首次原子弹爆炸成功》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 戈壁滩
【东风起舞,壮志千军鼓。苦斗百年今复主,矢志英雄伏虎。
霞光喷射云空,腾起万丈长龙。春雷震惊寰宇,人间天上欢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