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拿破仑——有始无终的革命军人(上)


  “没有法国大革命,就没有今天意义上的拿破仑。”

  年轻的拿破仑

  01

  1769年,中国清朝的乾隆34年,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这里距离法国大陆170公里。他原名叫拿破仑·布宛纳巴,1796年才改名为“波拿巴”。

  1778年12月15日,拿破仑离开故乡前往法国本土。在父亲夏尔·波拿巴的安排下,拿破仑进入法国布里埃纳军校(Brienne)。1784年10月19日,拿破仑以优异成绩毕业,被选送到法国巴黎军官学校,专攻炮兵。16岁那年,父亲去世,家境贫寒的拿破仑提前毕业,进入拉斐尔军团并被授予炮兵少尉军衔。

  今天,拿破仑是法兰西的头号英雄,令法国人引以为傲,但当时年轻的拿破仑对法国并无好感,他是个左撇子,身材矮小,来自偏僻遥远的科西嘉,讲话有意大利口音,所以在军校经常受到同学的欺辱和嘲笑,拿破仑把仇恨压在内心深处,直到后来用大炮镇压保王党叛乱时才得以彻底宣泄。

  更重要的是,拿破仑的故乡科西嘉,原来并不是法国领土,在拿破仑出生的那一年,才被法国占领并沦为殖民地。拿破仑是父亲夏尔·波拿巴原本是科西嘉独立运动领袖保利将军的副官,后来在大军压境下归顺了法国,拿破仑为此一生也没有原谅父亲。

  科西嘉岛

  可以想见拿破仑这样的身世、背景,在等级森严,凭借门第才能高升的波旁王朝军队中,前景是暗淡无光的(后来崇拜拿破仑的于连·索黑尔也因此痛恨复辟后的波旁王朝,并用勾引贵妇做为报复手段),而拿破仑也并没有把自己的人生未来寄托在军队生涯上,他念兹在兹的是科西嘉独立。

  1789年,在现代史占有重要地位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了,但拿破仑并没有立刻意识到他的时代来临了,反而认为这是策动科西嘉独立的大好时机,他潜回了科西嘉岛,再次投身独立运动,结果仍然失败,他在家乡无法立足,只好带着家人回到法国——也许拿破仑应该感谢这次失败,否则的话科西嘉岛会提前成为他的圣赫勒拿岛。

  02

  法国大革命这时还没有注意到拿破仑,继续按照自己的逻辑轰轰烈烈地进行。

  1793年,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已经深受卢梭影响的拿破仑开始意识到革命的意义,也意识到革命符合自己的利益,没有革命,波拿巴将永远只能替贵族军官做一名微不足道的炮灰。

  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掌握了政权,法国大革命达到了高潮。

  高潮中的革命引起了欧洲各保守君主国的仇恨。1793年2月1日,英国、普鲁士、奥地利、荷兰、西班牙等国,组成了第一次反法联盟。

查看余下5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