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之:假如历史可以假设
一
赞美民国崇尚民国的大有人在,这类人用时髦的话讲,叫做“民国范儿”。虽然“民国范儿”狭义上有“民国时代虽是社会政治上的动荡乱世,却是人文精神上的蓬勃盛世——大师辈出、 精英涌现,一个个都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自由的生活方式和高昂的精神气质,把这些民国时代的节操和风骨归纳起来,就是所谓的‘民国范儿’”
然而“民国时代的美好,是文人的美好,民国时代的苦难,却是劳动人民的苦难。然而劳动人民都化作血与泥,埋入地底了,只有文人岁月静好的素馨花,还静静开放在血肉滋养的土地之上,被洋大人的镜头摄录下来,成为人们心中最美的风景。”由此推及到整个民国时期,尤赞美和崇尚建都在南京的国民政府,顺势借“民国范儿”的风为国民党翻案,为蒋介石翻案,翻时代的案。
行为总有它的目的,不会错的。
《环球时报》的胡锡进总编在微博上假设一九四九年后还是民国,现在的中国会怎样?后面的跟帖不少。胡某不是第一个,“假如还是民国”由来已久,至晚上溯到三十年前,有近三十来年积沉,“民国范儿”和为“党国”翻案的风能不停地刮,时不时刮出几大旋风,譬如刮出了抗日主力是国军,蒋公是“震古烁今”的“伟人”,而毛主席和共军却“八年抗战八路只打死了851个日军”。由此种种美化“党国”,假如还是民国,中国早就是地球上第一等“伟大”的国家了。
历史不能假设,也假设不了,但历史有历史的逻辑,逻辑中会有不变的惯性,也有必变的因由,所以合理假设不全是妄言。如果允许“民国范儿”们假设历史来责难当今,那么我们假设历史也不算胡言,反而是必须的反击。
这种历史假设,有其荒谬,即便如从一九四九年开始假设,此后七十年便是一个几乎全是别人的社会,虽则几亿十几亿人跟我们同祖同源,但毕竟非我们这些人的社会,肯定没我,也没你,没王石任志强潘石屹们,也没马云李彦宏们。假设里的别人的社会再美好,跟我们有何丝毫的关系呢?回答肯定是一点点都没有。这便是假设在意义上的荒谬。
“民国范儿”们假设的开始放在一九四九年,而我们的假设应该再早四年,因为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内战争是国共战争,结果共产党胜国民党败。因美化“党国”基于抗战,“抗战功劳第一”的“党国”,抗战胜利后必得民心,所以“党国”和蒋先生一定很受拥戴,故从抗战胜利的一九四五年开始假设“假设还是民国”也比较合理。这一假设,还需再有个假设,还必须假设共产党和毛主席没有打敌后抗日,没把侵华日军拖进人民战争的泥潭里去,但历史的另一个必然,虽然日军从中国战场拔不出腿,但珍珠港是要炸的,太平洋战争还是要打的,美国给日本也要扔原子弹的。“党国”和蒋公的军队呢?只一种假设,只有硬顶着日军的刺刀做拼死不屈的抵抗,啊!如果没有这支强大的国军,日军不只侵占半个中国而是整个中国了。日军如果侵占了整个中国,也难以不能假设蒋会换姓成汪,不换姓汪,也将流亡国外了。哎呀,假设一个,便要推倒再早的历史,还是先打住作罢,只从一九四五抗战胜利开始假设吧。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