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2019,我的电影人生
01
2019年,总共了看了171部电影(包括几部话剧、歌剧等),很遗憾,没有达到年初预定的观影200部的目标。
我一向认为,要研究电影,没有任何别的捷径,多看,是不二法门。
最近几年,我每年的观影的纪录都在150部到200部之间。
02
电影,为我打开了无数平行空间,使人生无限丰富起来,因为在电影世界,空间、时间、财富都不再构成对一个人限制。
庄周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醒来以后又变成了庄周,一个忙忙碌碌的庄周。
但是,他糊涂了,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成了庄周?
我们的世界是真实,电影的世界是虚构的,抑或我们的世界是光与影,电影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这还真是一个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03
这些电影,有一部分是为了配合阅读和研究电影史而观看的,比如《雾中风景》、《花样年华》、《往日情怀》等;
有一部分是当年的爆款电影,如《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阿丽塔·战斗天使》等;
有一部分是“衍生观看”的,就是看了一部电影,就想找到与之相关的作品,以做比较。比如看了《绿皮书》,就找来相近的《为黛西小姐开车》;
有一部分,是为了“战斗”的需要,比如为了讨论电影《八佰》,就找来了台湾的所谓“四大抗战电影”《八百壮士》、《笕桥英烈传》、《英烈千秋》、《梅花》,以及大陆这些年来拍摄的“国军抗战片”《捍卫者》、《血战台儿庄》、《铁血昆仑关》、《七七事变》、《大轰炸》、《喋血孤城》等,统统都找来看一遍,看过之后,心里自然就有数了;
另有一部分,是在“北京国际电影节”追剧看的老片子,如《我是古巴》、《大地之歌》、《后窗》等等;
还有一些,纯粹是为消遣而看的,比如有次和几个同学聊起人工智能问题,回来就找到了《机械姬》,饶有趣味;
还有一些,对导演的个人风格感兴趣,如《无耻混蛋》、《低俗小说》、《被解救的姜戈》等;
有一部电影是因为偶然的机缘看的,比如《小丑》,没有在内地上映。
不一一例举,这些电影,许多我都写过或长或短的评论,大家可以去查阅。
04
2019年,比较安静。写一篇文章,看一部电影,成了大部分时间的主要生活方式,我自己觉得惬意,但不推荐给大家。
有朋友喜欢用“不看”来表达自己对“坏电影”的不满,我不赞成。
要看,不看怎么批判呢?
对一些受到很多观众推崇的“爆款鸡血大片”,我也持严厉批评的态度(当然这绝不意味着不承认其在技术、叙事层面的明显进步),有些朋友不理解,但我不会放弃自己的看法。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