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评伊朗承认误击乌克兰客机:谁为为之,孰令致之?

2020-01-13 11870 3
作者: ​郭松民 来源: 红歌会网

  01

  今天,伊朗方面宣布,由于“人为失误(human error)”,该国军方意外击落了一架乌克兰客机,导致机上176人全部遇难。

  从1月3日苏莱曼尼将军被暗杀以来,这已经是伊朗第二次出现导致重大伤亡的“人为失误”了。

  第一次是1月7日,为苏莱曼尼将军送葬的队伍出现踩踏事故,造成56人死亡,213人受伤。毫无疑问,这是组织大型活动的能力低下造成的。

  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伊朗还远不是一个各方面都管理得井井有条的现代国家,在从前现代到现代的方向上,伊朗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02

  现在我们所说的伊朗,指的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她是一个“革命政权”,诞生于1979年爆发的伊斯兰革命。

  但现在的伊朗国防军,却是前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从巴列维王朝的旧军队延续过来的。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伊朗的革命政权和最高领袖,无论是已经去世的霍梅尼还是仍然健在的哈梅内伊,都不太信任国防军。他们最信任的是诞生于伊斯兰革命中的“革命卫队”。

  革命卫队在成立之初仅仅是一支治安部队,但发展到了今天,已经成了一支令国防军相形见绌的精锐部队,拥有自己的陆海空三军和海军陆战队,并负责国内外的情报工作。仅仅在规模上略小于国防军。

  伊朗这种“一个国家,两支军队”的奇怪状况,既可以说是伊斯兰革命胜利的后果,也是革命不彻底的产物。

  03

  1979年以后,新政权对巴列维国王时代的国防军进行了整肃和清洗,并在军队中建立了政治和意识形态部,试图解决旧军队的政治忠诚问题。

  两伊战争结束以后,伊朗政府大力加强军武装力量的正规化建设,1992年成立单一的联合指挥部,加速了国防军和革命卫队的一体化管理。

  但迄今为止,两支军队仍然有各自独立的管理、指挥系统,至于两者之间心理上的芥蒂,就更不容易消除了。

  在这样背景下,伊朗武装力量的效能、协调性等就不难想见了。

  以误击乌克兰客机事件为例。国家当晚有重大军事行动,并要防止美军可能发动的空袭和反报复,却不发布紧急禁空令,任由民航客机正常起飞,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为致命的重大疏漏。

  而负责防空的作战指挥中心,居然不掌握民航客机的起飞时间和航线,紧急情况下无法区分目标是敌机、敌方导弹或无害的民航客机,这又是另一个重大疏漏。

  两个疏漏叠加,就足以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对于值班军官来说,在无法准确判定目标性质的情况下,恐怕就不得不选择将其击落,因为他无法承受“敏感而重要的军事目标”被敌方摧毁的严重后果。

查看余下5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