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当前防疫应充分借鉴防治血吸虫病的经验

2020-01-28 2274 1
作者: 江宇 来源: 共和国经济史

  防治血吸虫的成功,得益于建立了从中央到村庄严密的组织体系,得益于健全的基层党群组织,得益于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

  中央血防领导小组包括水利、农业、卫生等当前防疫部门,一声令下就能使得各行各业齐动员。

  基层组织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可以组织大规模集体行动,这是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成功模式

  人民的身心健康,不仅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和国家力量的象征。只有有了健康的国民,才能有健康的社会、健康的国家,也才有条件谈经济发展。

  在旧中国,“东亚病夫”不仅指体质低下,也是民族精神麻木愚昧、社会溃败、治理无力、缺乏信仰的体现[1]。

  不少仁人志士都把改善国民健康作为救亡图存的道路。孙中山提出,“强国必先强种”;梁启超说:“勇武刚强,乃中国第一急务”[2];毛泽东一生第一次发表的文章《体育之研究》[3],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强调“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20世纪30年代,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进步知识分子推行乡村建设运动,普及农村卫生事业就是原则之一。1908年,《天津青年报》提出“奥运三问”,什么时候中国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能派一支运动队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会?这些都反映了通过改善健康来实现民族振兴的愿望。

  但是,身心健康不仅仅是医疗和体育决定的,而是受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影响的系统工程。尽管国民党政府也致力于在全国普及县医院和基本医疗服务,但是在外国入侵、经济凋敝、治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这些目标没有实现[4],到1949年前,不同的调查都显示,中国的健康状况还处在传统农业社会的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以新的经济和社会制度为依托,建立了一套崭新和独特的医疗卫生制度。这一制度不同于西方医学模式,也不完全等同于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其主要特点是:

  ——在保障模式上,主要依托国有企事业和人民公社,迅速实现保障全覆盖;

  ——在资源配置上,面向工农兵,以农村为重点,优先保障基本服务的提供;

  ——在服务内容上,重视面向群体的公共卫生服务,而不是像西方强调面向个人的医疗服务;

  ——在技术路线上,以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采取低成本适宜技术,而不是西医以治疗为主的高成本资本密集型技术;

  ——在服务提供上,既依靠专业人员,更依靠经过简单培训的初级医疗卫生人员,把医疗卫生和群众工作相结合,而不是西方国家主要依靠专业人员。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