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华 |从百年发电量看美国:将要发生巨变的临界期?
【内容提要】发电量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一个客观标志。考察百年美国的发电量增速,自然呈现出三个阶段。1972年后,美国发电量增速不断下降,2000年至今增长停滞甚至长期负增长,危机严重程度超过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说明美国现存国家制度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当年,罗斯福通过大刀阔斧的新政改革使美国渡过一个生死关,后来新自由主义兴起国家整体向右转,经过几十年的制度反动已耗尽新政改革的成果,导致社会矛盾极度尖锐化,美国又进入新的革命和战争的临界期。面对如此危险和机遇并存的大变局,中国必须以深刻变化来应对。
一、用发电量增速考证一下美国的生产力状况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历史发展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衡量国家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要看对生产力的促进和解放作用。从人类社会的宏观进程来看,如果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受阻达到相当程度时,一般会出现三种结果:要么通过革命改变陈腐落后的生产关系,要么发动战争转移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要么不可救药地消失在历史烟尘中。可以用此观点分析一下当今的美国。
如何比较准确估量生产力受阻程度呢?现在通行用GDP描述经济发展,难以对生产力状况进行客观界定。基于市场价格统计的GDP,由于受价格变化和货币手段影响太大,难以准确衡量一个国家的盛衰变化,甚至会以假象掩盖真相。就如前些年,一个出自权威部门的人均美元GDP,把蒋家王朝通货膨胀数千倍的1948年,言之凿凿地说成是中国人均GDP世界排位最高的黄金年代,而且中国至今都远远达不到那时的排位名次,那样荒唐的GDP还有客观性吗?经济发展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成果,生产力是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一种数据可以更加方便地量化基本生产力,它就是一个国家的发电量或耗电量【1】。
人类社会早已进入电气化时代,电是当今世界最具决定性、直接性和覆盖性的生产动力,几乎全部社会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电力支持,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其他能源,大都需要转化为电力才能进入生产。其他行业可以在一个时期优先或暂缓发展,电力发展却是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优先考虑。一般来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增长包括生活水平提高,必然要求发电量增长相应的加快,如果发电量增长慢或是负增长,也就意味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增长速度降低或下降。没有强大的电力支持就没有现代生产和生活,越是进入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社会,越是须臾不能离开电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