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我们是多数,他们是少数”——毛主席如何支持指导美国黑人反种族歧视的斗争
01
美国爆发的反种族主义抗议浪潮已蔓延至加拿大。据加拿大媒体The Post Millennial报道,5月30日,数千人涌上多伦多街头,高呼“1、2、3、4,这是该死的阶级斗争!5、6、7、8,推翻种族主义国家!怎么解决?革命!”
从视频上看,黑人仅占这些抗议者的三分之一强,大部分是白人和其他肤色的人。
现在还不清楚他们喊出这些口号是一时激愤,还是运动的领导者深思熟虑后提出的新纲领。
如果是后者,那么这意味着这场席卷整个北美的抗暴运动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为什么呢?因为这意味着运动开始触及到了矛盾的本质。
回过头看一看,这场运动之所以刚一爆发就呈现出磅礴的气势,根本原因是北美长期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所导致的两极分化所致,即马克思所言,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只不过是因为黑人整体上原本就处于社会下层,因此就以弗洛伊德被虐杀为契机,以反对种族歧视为突破口动员起来罢了。
现在,运动既然已经接近高潮,群众已经被充分发动起来了,那么其向本质回归,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抓住了主要矛盾,认清了矛盾的本质,运动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当然,我在所说的成功,并不是指会建立二十一世纪的北美巴黎公社,也不是指会出现美国或加拿大版的国内革命战争,因为在国际共运仍然没有走出低潮,被压迫阶级仍然缺乏总体性理论的支持、缺乏国际援助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会出现这种局面。
这里所说的成功,是指运动有可能凝聚起整个社会下层的力量,推动北美社会取得明显的进步性成果,如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所取得的成就那样。
0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之所以能够取得明显的胜利,和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指导是分不开的。
罗·威廉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著名领袖之一,作家。六十年代初,美国还没有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罗·威廉就积极倡导美国黑人团结起来进行斗争。
1961年,罗·威廉因被美国政府迫害而开始了流亡生涯。他和家人先飞到加拿大,然后去了古巴。
罗·威廉在古巴主持了自由南方电台,主要面向美国南方各州广播,最远也可传到纽约和洛杉矶,其节目磁带后来也在美国国内广泛传播。他还编辑印刷“十字军战士报”,大批寄到美国南方,很多黑人深受其影响。
在居留古巴期间,罗·威廉致信多国领导人,请求他们能够公开支持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但只有中国的毛泽东主席,公开发表了支持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