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美国能解决被消失的画像?
意外的病毒大流行让中国内部凝聚了两次朴素的情感大戏,一次是因中国抗疫触发的意态之争,一次是围绕抗疫责任事关国家形象的中美斗争。最积极的参与者群体大多来自于中底层老百姓,他们没有私利性,心中只有“中国”。
力挺抗疫,并非抗疫真的没有责任可追究,只因国人皆“顾大局、识大体”。力挺斗美,并非真的咱们事事都比美国干得漂亮,只因国人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简单讲,在两场斗争中,普通百姓都还怀有一个爱护党国的朴素情感。
必须看到,任何情感的形成皆非无缘无故,很大程度上,它来源于更深层次的情感——主席时代给今日中国留下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宝贵精神。虽然这种精神已经不如从前那么坚固,但毕竟影响深厚。很遗憾的是,精神的缔造者正在被漠视,正在被消失。老百姓对主席热爱的朴素情感也正在被伤害,诉而无力,斗而无胆,徒呼奈何!
街头画像的异化有三个代表性表现:一是留白,直接抠掉,什么也看不见;二是模糊,看似有,其实无;三是变形或遮挡,虽然有,但刻意变形,或用某种物体遮挡,更为丑化。
我之前也讲过,这种事情的出现,决不是什么“不小心”,也不是哪家小广告商制作过程出了问题。
经过近几个月的呼吁和观察,无解的局面可以总结出三重讯号:
A、从山顶往下看,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本本上虽然有,城楼上虽然有,但山脚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变,我若不言,你就无忧。
B、从山脚往上看,可以听到这样的回音:虽然有规定,虽然有城楼标识,只要有默契,山脚下就可以随便改,你不究,我可做。
C、从整个山形看,资本的声音很明确:不虚化,就没有合作。
在这三种讯号的提示下,同志们必须理解到四种指引:
A、热爱主席的人,自称左派的人,你们要看清现实,你们可以继续反美斗美,你们可以继续热爱你爱的人,但你们早已经被边缘化;
B、不爱主席的人,自称右派的人,你们可以放心地干事,你们可以放心地骂娘,你们的关键是保住自己有奶,无奶就不是娘了。
C、对整个社会而言,关注象征意义也就可以了,消失的时间久了,大家也就适应了。
D、西方的好朋友,你们再也不必担心中国伟人,像没了,路还一样吗?
未来的结果会怎样?
我两次公开提到过“民间化”的问题,有不少同志批评我向敌人投降,是缺乏坚定性的表现。错!错!错!天要下雨,你管得住吗?让它下下来不好吗?勉勉强强地存在着,明捧暗踩,绝对不如大大方方地亮出底牌。
模糊,是为消失做准备,从来没有无缘无故地集体模糊。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