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中美关系,请不要在捏造文辞上下功夫
不管美国怎样凌辱、也不管美国怎样欲置中国于死地,一些中国人对美国总是一副爱之也深、恨之也切的模样,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承认中美关系激烈对抗的现实,而用尽各种托词打掩护,对今后的中美关系进行粉饰装扮
最近一个时期相当流行的所谓中美“竞合”关系就是其中的一例。
有人这样描述中美关系未来的理想前景,“经过博弈和理性的利益权衡,形成‘竞合’关系,即相互进行有限、可控的竞争,同时能保持协调,维系双边关系在具体问题上相对稳定的发展,在多领域和全球事务中开展合作”。
有限的竞争,理性的竞争,广泛的合作,构成此前某些人所谓的中美“良性竞争”良辰美景。从这个意义上看,所谓的“竞合”关系就是“良性竞争”,二者在本质上完全一回事。
显然,美国正在对中国所展开的行动根本不是什么“良性竞争”,所以就连中美“竞合关系”的倡导者也承认,“三年来,美方相继挑起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在军事上深化针对中国的部署,政治上公开攻击中国共产党、质疑中国的政治体制。美方的持续挑衅迫使中方做出反应和反制,中美关系出现快速下滑”。应该说,主张中美建立“竞合”关系的这些人也承认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的严峻性。
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们仍然鼓足力量为“竞合”关系说项,进行这种努力的不仅有国内学者,还有境外学者,如香港、新加坡等;不仅有中美关系专家,还有全球知名的政客...一时间,海内外掀起一股不大不小的中美“竞合”关系浪潮,他们认定在疫情危机过后,中美关系必须向着这个目标前进靠拢才行。鉴于进行这种呼吁的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所以这一动向就值得格外关注,所谓舆论先行是也。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据说这一切都是为了拯救中国免于陷阱与灾难,他们认定,“北京也明白,与华盛顿展开一场持久斗争将对中国造成伤害”,“清醒的中国思想家明白,在经历40年的互惠关系之后,中国突然与美国激烈‘脱钩’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局面。实际上存在更好的选择”,等等,说来说起,就是说中国承受不了同美国“脱钩”,也承受不了同美国的“恶性竞争”。
但是,美国当局已经打定主意要同中国开展“战略竞争”了,5月20日,白宫网站发布的《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战略方针》以及此前美国的各种战略文件,对此已经说得很清楚,最近一个时期美国政客对中国的攻击言论更是说得清楚到位,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建立“竞合”关系,其实现的路径与办法是什么呢?
主张建立“竞合”关系的那些人对此点到为止,大多都说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程度,比如有人说“中国还是有更好的选择的”,“实际上存在更好的选择”,还有人说,中国应该“主动提出自己的选择和方案,既能够切实维护中国根本利益,又能解决美方合理关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