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也谈“孤军悲壮的背后”:如何才能不“悲凉”?


  01

  —

  最近,一篇题为《孤军悲壮背后 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的评论电影《八佰》的文章,在网上流传,甚至被外媒报道并引证。

  这篇文章之所以引起如此之大的反响,倒并不是因为文章有什么人所不及的卓越洞见,而是因为它首发在一个享有崇高威望的机关网站上,并被刻意曲解为代表这家机关的立场。

  了解一点媒体常识的都知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站,除非是社论,一般的署名文章,按照文责自负的原则,都只代表作者立场,不代表平台立场。

  这篇“弱国的悲凉”的文章,署名“关山远”,它应该只代表“关山远”先生的立场。

  当然,毫无疑问,报纸或网站,经常登载什么文章,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或反映了平台本身的倾向。

  02

  —

  现在谈谈《孤军悲壮背后 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概括来说,这篇文章,把“八百壮士”的悲剧,以及此前国民党军在淞沪会战中全面失利的悲剧,归结为“弱国”造成的。

  文章中反复出现这样的感慨:

  “一个弱国的悲剧,就是幻想自己陷入危难时强国会‘尽义务’出手援助。”“这又是弱国的悲剧: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与坚决的战斗意志与强敌对抗,却幻想通过外交斡旋来达到目的。”等等。

  “关山远”虽然对蒋介石幻想靠西方调停制止日本侵略有所批评,说“蒋介石有多处错误的决策。该坚决进攻的时候突然叫停,该紧急撤退的时候,又突然让部队再坚持几天。他的错误判断,皆基于西方国家干涉日本的幻想。”

  但实际上,作者对蒋介石是很体谅的,因为

  “那时的中国,确实是一个弱国,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弱’——系统性的弱。”

  因为是“弱国”,所以一切的失败、无能都可以被理解——失败有理!

  这样的逻辑使这篇文章最终变成了替蒋介石辩护,距离“投降有理”只有一步之遥。

  从历史的角度看,“弱国的悲凉”一文的观点并不新鲜,不过是拾三十年代周佛海在南京组织的“低调俱乐部”之牙慧而已。

  周佛海就认为:

  “中国现如今人的要素、物的要素、组织的要素,没有一种能和日本比拟,战必败。”

  这不是一种“系统性的弱”吗?周佛海早就看到了。

  低调俱乐部的灵魂汪精卫和重要成员周佛海、梅思平等人,不旋踵都当了汉奸。另外一个重要成员胡适,如果不是恰好奉派到美国当大使,也很可能会变成汉奸。

  03

  —

  “弱国”就一定悲凉吗?

  不一定。

  举一个我们自己的例子。1950年代初,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展开了较量,这就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查看余下6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孤军悲壮背后 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这个说的是常凯申总裁,此总裁擅长日记强国地图开疆,他连手持大刀长矛的土八路都奈何不了,更别提什么强国了,一遇强敌只会抱头鼠窜,最后只能龟缩到几个小岛上去了。请看我们的毛爷爷:“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小国人民只要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运用这一思想打得一切反动派屁滚尿流丢盔弃甲。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