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东:管好自己的虎 ——评管虎导演的《八佰》
在2020年由于疫情而深陷低迷的中国院线一片黯淡之际,管虎导演的《八佰》仿佛影片所讴歌的八百壮士一样,被隆重推出,闪亮登场。其商业企图无非欲借此一声凄厉,挽救市场,重振华谊。这正如当年毛泽东评价美国的白皮书发表的时机一样,“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八佰》必将在中国电影史上刻下一道半深不浅的印痕,却并非商业原因。早在2019年建国七十周年前夕,此片即酝酿推出,但立刻遭到泛左翼阵营的政治批判。虽然尚未看到作品就先行评头品足,乃评论家之大忌,但批判者大多不是专业批评家,他们基本是出于朴素的阶级立场,出于单纯的政治担忧,估计此片不过又是一部捏造歪曲史实、为国民党歌功颂德的“鸡汤轰炸大全”,因此矛头并非指向导演管虎,而是意在澄清历史真相,意在揭露国民党的“抗战罪孽”,顺便给果粉们上一堂军史课,于是就暂时管住了那只仿佛很可怕的猛虎,延迟了《八佰》的亮相。本人以为从政治视角来看,这种批判也自有其“防微杜渐”的必要性,因为多年以来,颠倒黑白的民国崇拜,确实如洪水猛兽一般,导致了严重的历史虚无主义,造就了亿万认贼作父的历史白痴。但我相信管虎不会那么手潮,那么“拙劣”——我多年前就看过他执导的《黑洞》,后来又看过他的《老炮儿》,看过他怎么拍自己的父亲——管宗祥老爷子。我相信管虎心中是有个沉甸甸的“人民”的,尽管他的“人民”不见得是左翼性质的。
今年《八佰》终于公映了,像张宏良老师说的,左翼的批判反而起到了一定的广告作用。于是公映前后,又遭受大批判一次,但这些批判基本上还是围绕淞沪会战的史实,批蒋介石、批孙元良、批国民党,但对于影片本身的艺术性,则赞赏肯定者颇多,特别是一部分“左翼名人”,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表扬。而来自右翼的声音,却多少有点不满,似乎未能满足他们“一寸河山一寸血”的嗜血愿景也。不知道导演是否在听取了去年的逆耳忠言之后,对影片有所修理,对猛虎有所管制。但只要看过原片,基本上可以肯定三点。一,此片不是抗战神剧或烂剧,而是恭敬严肃的正剧。影片开头就向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张自忠、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等抗日英雄致敬,而将“八百壮士”置于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整体格局之中。二,此片的基调不是为国民党歌功颂德,而是在符合大陆对台统战政策的主旋律之上,在弘扬民族气节的同时,明确揭露了国军抗战的无能、揭露了蒋介石集团以底层士兵为炮灰进行丑恶的政治表演、顺便还揭露了国军内部存在的诸多组织弊端。这是四十年来涉及国军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对国民党批判最深刻的一次。如果与1975年台湾版《八百壮士》相比,无论政治深度还是艺术水准,高下立判。三,此片虚构的一些煽情桥段,例如保卫国旗、冲锋过桥等,基本上来自于此前的同题作品和相关报道,在艺术效果上踵事增华,而并未改动影片主旨也。可以说,管虎基本上管住了艺术冲动的非理性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