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峰:精准扶贫的评估难题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不切合基层实际的各种投入与文字资料就变成了压倒性的工作,基层干部主要工作都用于做表面文章去了。
一、
在中部某省调研,听一个省党代表讲到一件事情,就是全省不同地市搞精准扶贫的交叉评估,党代表所在市一年多时间内的精准扶贫排名分别为倒数第一、正数第一和倒数第二。从实际工作来讲,一个省的十多个地市,从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再到倒数第二,跨度实在太大,评估结果可信度低。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能一夜就搞好,也不太可能一夜又搞坏了,何况精准扶贫是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的重点工作,怎么可能在全省排名忽高忽低呢!
从扶贫实际工作来看,一夜之间就搞好了或又搞坏了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不过,排名并非实际工作,而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何况又是全省不同地市之间的交叉检查,每个地市都会检查别人,也被别人检查,田忌赛马,心态复杂,评估结果忽上忽下也就可以理解了。
这位党代表还说,据他观察,之所以第二次评估本市能排第一,原因是当时主管精准扶贫市委副书记格局大。有一次他亲耳听到市委副书记对具体操办人讲,所有礼品都买最高档次,所有接待也按最高规格。最高档次和最高规格当然也都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至于具体操办人如何操作,又要看操办人的智慧。这位党代表与市委副书记多有接触,对市委副书记的评价就是格局大,敢花钱办事。来参加评估的都是本省其他地市工作人员,受到尊重了心情容易舒畅,评估给分自然就高,本来工作基础就不错,得第一也是正常的。
之前的一次交叉检查评估,负责人是一位副市长,这位副市长魄力不够大,格局也不够大,结果评估成了全省倒数第一,副市长就得对这个倒数第一负责,所以就换市委副书记来分管精准扶贫。
过了一年,分管扶贫的市委副书记调走了,另外一位市委副书记分管精准扶贫,又因为重视程度不够,经验不丰富,格局不大,在全省交叉检查评估中变成全省倒数第二。
二、
精准扶贫工作点多面广,细碎复杂,看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精准扶贫除了政府财政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这些看得见的工作以外,还有大量接触群众的工作,这些接触群众的工作都很细小琐碎,且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看出成效。因此,进行精准扶贫的检查评估,往往就要从资源投入,从可以检查的文字材料等相对客观指标中,以及从村民满意度以及扶贫工作的认真努力程度等相对主观的方面进行评估。因为近年来精准扶贫受到高度重视,几乎所有地市都在精准扶贫的硬件投入和文字材料等相对客观可见指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决定评估好坏的主要是主观方面的评估,而主观评估人为性很强,同样一个地市的工作就可能在评估中由全省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之间猛烈跳跃,这并非地方工作有了根本变化,而是这种评估本身就缺乏客观性无法标准化,也就是不可靠的。
那么,能否进一步通过标准化、客观化指标来评估全国不同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呢?国务院扶贫办实际上就是借用以高校为主的第三方评估力量来对全国贫困县脱贫攻坚进行评估的,为了标准化,第三方评估重点评“三率一度”,即“漏评率、错退率、综合贫困发生率和群众满意度”,其中错退率高于调查样本的2%,漏评率高于调查样本的1%,贫困发生率高于2%,以及群众满意度低于90%,贫困县就不能摘帽。贫困县为了在第三方评估中顺利过关,往往加大投入,将很多本来不是贫困户的农户也纳入贫困户,并给予贫困户远超应获得的扶贫好处与力度。这样的扶贫好处在非贫困户群众看来就是养了懒汉,因此,一般村民对精准扶贫又不满意。
又因为所谓漏评、错评以及群众满意度本身都是很难客观评价的,第三方评估时,只要发现一例疑似漏评、错退,整个第三方评估就很可能无法达标,贫困县就不能摘帽,这样的评估结果就可能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被评估县领导就不仅极为重视第三方评估,而且会想尽办法对参与第三方评估的高校师生进行“格局大”的对待,双方心知肚明,等到第三方评估通过后,顺利摘帽的贫困县就会向参与第三方评估的单位输送资源。
三、
越是基层工作越是具体琐碎难以标准化,越是需要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工作。如果没有基层干部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没有荣誉感和进取精神,基层工作是做不好的。而自上而下的检查评估,必须要有相对客观的依据且这些依据必须标准化以方便进行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最能客观化和标准化的是外在投入和文字档案资料,因此,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不切合基层实际的各种投入与文字资料就变成了压倒性的工作,基层干部主要工作都用于做表面文章去了。山西一个乡镇党委书记说,现在基层工作不怕辛苦,最怕的就是做假,做没有意义的事情。诚哉斯言!
2020年8月19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