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认真读一读毛泽东


1.webp (10).jpg

  去年,一个文科名校毕业的研究生与我推心置腹讨论一个问题,他说现在遇到最大的苦恼,就是理论知识缺乏,特别是关于党史军史革命史理论知识更是缺乏,所以在国家高层机关工作,经常干的是文墨差事,很多关于与革命历史相关的很多语言不会说,不会说党和组织要说的话,一句话,组织和上级需要的文件语言行文方式不会表述。他还告诉我,现在各级机关最缺乏的是真正提笔能文的青年干部。

  其实,这个乡友高材生,提的问题并不稀奇,他说出了这些年我们教育存在问题的要害。不要说写有见地的文件文章,就是能够写下很顺当的公文,现在在很多机关都成了难事。有的一旦有重要文章,习惯便从下级调来基层写手,组织班子,而真正的机关却常常成了通知者组织者。面对这同学的问题,我提出建议,建议他先从读毛泽东选集四卷本开始,认真地而不是潦草地研读毛泽东的著作,如果认真读完之后,觉得很有意义,有提高,那么就接着读毛泽东年谱(1893-1976)。很快这个同学按照我的话,买到了全部著作,然后认真读了将近一年。

  一过完年,这位同学就来跟我谈体会。他说他学到了大学里从来没有学过的知识。很多现在理论上苦恼的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毛泽东著作里其实都已经讲的清清楚楚,感觉读完毛著,自己的人生充实了很多,毛主席太伟大了。

1.webp (11).jpg

  我不禁纳闷,这些内容大学为什么不读呢?他毫不掩饰地说,在大学既没有人让我们读,也觉得没有读的必要,因为这与考试无关。你如果经常抱一部毛著读,说不定会被老师同学讽刺挖苦,说你神经有问题。所以大学,对毛主席知之甚少。捡有用的学,捡可以找工作的学,捡能够挣快钱的学,至于那些形而上的书本,从来没人读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问题。上世纪70年代末,在改革的旗号下,许许多多的大学甚至名牌大学,带着极其实用主义的观念,把许多这样的课程,都取消了,比如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课、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课等等,这些专业课,已经改变了名字,有的虽然还有类似专业,但名字已经改成了经济贸易研究之类的热门名字,有的已经连课程都不教了,列入选学或自学。实际上这已经许多年了,这个课程,对不少大学生来说是个空白。理由简单,学这些不好分配工作。许多年毕业的大学生,几乎少有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等,几乎都是空白,对整个一代人来说,这绝不是好事。

  我相信,前边那个同学到了工作岗位遇到的苦恼对不少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普遍性问题。

  不会做文章,对于一代人来说,肯定是个非常大的问题。今天,我们再拿出老一辈革命家当年的文章,比如著名的《九评》,比如五六十年代报刊的政论文章,如果仅仅从文法和语言的精确性上,比之今天要高出一大截。这几乎是一个大家不曾注意的现象。这些年,我们的理论水平和见诸于报刊的文章,不是说提高了,而是整体水平下滑不少。当然,也有脍炙人口的好文,不过多出现于网络的极少数作者。报刊上那些让读者拍手称快的好文却越来越少。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他们会读吗?他们敢读吗?他们还读的进去吗?也读会敢读的进去,但只会反其道而用之。
0条回复
对于毛主席的著作,应该怀着崇敬和赤诚的一片深情,认认真真地从通读开始入门,高深的哲理都在质朴的表述中。我的感觉是,毛主席的书是越读心里越亮堂,读过了毛主席的书,别的什么创新,都只配与烂鞋子混堆在一起。
0条回复
认真读懂毛主席,这是一个好主意;党政军群都必要,国之大运在书里。
0条回复
事物转化的条件性等等的原理,这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方法。总之《毛选》能够从根本上给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解决所有问题提供方法。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