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斌强:拜登入主白宫后,中美外交高层首次会晤看点
昨天(美国当地时间10日),白宫发言人珍·帕萨基(Jen Psaki)证实,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将于3月18日在阿拉斯加州的安克拉治(Anchorage)与中国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晤。
【白宫发言人珍·帕萨基】
这是拜登入主白宫以来,中美外交高层的首次会晤,对于未来双方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次会晤会涉及哪些问题?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不仅是双方民众关心的,也是国际社会所高度关注的。
一、交底摊牌、避免误判
拜登政府上台至今已近两个月,美国新政府除了把主要精力放在处理国内问题上外,在外交上的着力点,其实主要放在与盟国协商如何遏制中国上。因此,美国对中国几乎没有表现出什么正面的举动。除了在气候危机上表示要与中国合作以外,在涉疆、涉港、涉藏问题,以及在中国核心问题涉台议题上与特朗普政府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而且有时表现得比特朗普政府有过之而不及。
因此,近两个月以来,中美争论声不仅没有放低,甚至比以前更大。这与大众的期待有很大的差距。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一是,美国本质使然。如今中国的发展已全面直逼美国,这是美国不能容忍的,因此,遏制中国的发展,全面打压中国无论是美国哪个党派上台都会这样做。
二是,意识形态作祟。中美意识形态的不同让标榜“普世价值”的“灯塔国”主观上不可能与中国成为真正的朋友,与中国对抗成为必然。
三是,拜登试探。拜登政府至今尚未找到对付中国的最佳办法。特朗普四年的对中剧烈对抗政策不仅没有达到美国想要的结果,相反美国深受其害,加上疫情控制失败的局面,拜登不得不考虑与中国对抗究竟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受到最佳效果。
就中国来说,首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国家、民族的愿望,不可能改变,不可阻挡,所以中国必将按照自己选定的道路继续向前发展;其次,实现中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所追求的目标,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可动摇,更不容外国势力干涉;第三,西方列强欺凌的历史中国人民不可能遗忘,因此,决不允许西方干涉中国内政。
中美互为竞争对手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如果双方处理得好,这种竞争也不是一定非得在恶性中进行,良性的竞争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中美完全脱钩是不现实的,也是国际社会不想看到的,这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要想成为良性竞争的对手,就需要双方把准脉,避免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