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东:毛泽东是如何对付美帝国主义的
毛泽东时代,中国奉行的是反美苏两霸的独立自主政策,从未向美国交投名状,承认美国的所谓霸权地位。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第三世界产油国联合起来,不断上涨石油价格,到80年代初,将原油价格从每桶1-2美元涨到37美元,增长了25倍左右,导致美国石油价格猛涨和物价猛涨,当时各产油国又不愿拿石油换美元,导致美国无法进口足够的石油供应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石油短缺。一直到1982年里根上台以后,才取消了政府指定石油价格,控制供应的政策。例如,当时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外汇储备总和也仅有354亿美元,主要在美国的西方盟友手里,美国无法印美元“购买”所需要的物资。到了八十年代初,由于放弃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对抗美国,各国难以对抗美国的强大军事压力,才让美国各个击破,重新控制了石油市场,导致石油价格从每桶30多美元降低到10美元水平,而且让很多产油国同意美国拿美元就可以购买石油了,这才是当时美国总统里根解决石油短缺问题的关键,也是美国解决物价问题的关键。
美国通过军事侵略和威胁,获取经济利益,是美国政府解决经济问题是常用的手段。七十年代前,美国借助军事压力,让西方各国同意美国印钞购买它们的物资,导致各国物价飞涨,1971年5月各国政府禁止银行兑换美元,使得美国无法印钞购买各国物资了。但此后仍有一些国家,在美国提供军事防卫的压力下,不得不与美国进行货币互换,长期给美国提供资金购买物资,支持美国的对外侵略,导致国内年物价上涨率高达30%。美国曾长期提供军事物资支持日本侵略中国,在1931-1941年间,供应了19.5亿美元物资给日本,占日本战争消耗一半以上 ,十倍于美国在二战期间对中国供应的战争物资。当时蒋介石政权为了拉拢美国支持中国抗日,以极低的价格供应美国钨砂等关键物资,仅是当时卖给欧洲价格的三分之一,使得当时的民国 政府需要大量补贴生产企业,才能维持钨矿企业的运行。
美国七十年代前后逐渐陷入困境,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凭借二战后的胜利,大肆军事扩张。而当时的亚非拉各国各民族纷纷觉醒,要赶走西方殖民者,走向独立。于是美国派大量军队,妄图重新控制这些国家和地区,将他们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成为美国的新型殖民地。这遭到了各国人民的武装反抗。在朝鲜和越南,美国先后出动了数百万军队,率领10余个仆从国军队,镇压人民的反抗,光消耗的军事物资就超过上万亿美元,是美国二战时期军事开支的4倍以上。仅在朝鲜战场,按照美国在首都华盛顿树立的纪念碑上记录,美国率领的联合国军在3年多的战争中,就伤亡失踪高达22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