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生个孩子给你100万,你生还是不生?
开篇先提一个问题,假如你处于生孩子的年龄,生个孩子给你100万,你生还是不生?
携程网创始人、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在11日发布的自媒体文章中表示,扣除二孩的堆积效应,近几年中国的生育率只有1.1左右,差不多只有更替水平的一半。这个生育水平接近世界最低水平,比日本和南欧国家等典型的低生育率国家还要低很多。“未富先老”成为中国面临的一大难题,即便是简单地维持当前的人口基数都做不到。
梁建章说,鼓励生育是一项综合工程,包括很多社会政策的改革,复杂的教育问题,而不是简单的给你一百万生不生的问题。房子的问题怎么解决?教育问题怎么解决?许多家庭不堪重负,怎么生孩子?房地产政策、教育政策不改变,怎么可能奖励生孩子。
梁建章还表示,这些政策改革的推出和落实需要时间,短期见效比较快的措施是什么?就是——给钱!是给出真金白银的财政支持,来直接补贴多孩家庭。
生育率的问题这样就能解决了吗?如果中国需要把生育率从现在的1.1提高到日本1.3-1.4的水平,需要花费GDP的2%;如果要提高到发达国家平均1.6的水平,需要花费GDP的5%;如果要提高到更替水平2.1,需要花费GDP的10%。以2020年中国的GDP总量是100万亿元来计算,GDP的10%,也就是说每年要花10万亿的财政支出。如果按照中国每年需要多生1000万的小孩来计算,每个小孩需要给予差不多100万元的奖励。
这种奖励可以是现金、所得税和社保减免,房价补贴等多种形式,单个家庭生与不生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拿出GDP的10%就要挤占其他方面的开支,这意味着会产生一系列更复杂的联动效应。因此,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生一个孩子奖励100万的问题。
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前,人口话题不时受到关注,“出生人口再刷新低”、“人口即将负增长”、“老龄化进程加速”等观点被热传,“北京户籍人口出生数创十年新低”更是冲上社交媒体热门话题榜。
在这之后,“2020年我国人口持续保持增长”这则官方消息的发布,对似乎弥漫全民的人口焦虑起到了一定的缓释作用,但似乎仍无法扭转全民人口焦虑之势。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那么,是否可以统一口径为“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