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民:纪念袁隆平,还应该记住两件史实

2021-05-23 11254 7
作者: 胡新民 来源: 党史博采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在大家盛赞他的功绩的时候,有两件史实是值得一提的。

  专家们指出,袁隆平的成功首先是因为袁隆平的研究传承了孟德尔(美国摩尔根学派)的科学,应用了现代遗传学。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重庆的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虽然因为中国当时一边倒学苏联,他的老师帮助袁隆平课外自学孟德尔-摩尔根创立和发展的遗传学,使袁隆平在开始研究三年后后,抛弃了苏联米丘林、李森科的理论,于1958年他重拾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用其指导育种。1960年他开始研究水稻,1961至1962年在水稻的研究过程中他以自己获得的数据体会了孟德尔遗传学的正确性。1962年,袁隆平到北京请教过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鲍文奎教授,后者于1940年代博士毕业于摩尔根创立的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鲍文奎帮助袁隆平在农科院的图书馆看文献,了解国外研究进展有助于袁隆平的研究。

  ◆大学时代的袁隆平(1952年)。

  当年摩尔根学派在中国一直有市场,是与毛泽东的支持分不开的。毛泽东在李森科学派和摩尔根学派的争论中,坚决支持“百家争鸣”。他特别支持当时处于弱势的摩尔根学派,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争鸣。

  1956年之前,“全盘学苏联”在中国很热。在当时的遗传学领域,独尊苏联的李森科为社会主义学派,而把摩尔根指责为资本主义学派。作为当时在遗传学研究上已经很有名气的谈家桢,因为是摩尔根学派,使他在从教的复旦大学里不能开设遗传学课程,也不能从事遗传学研究。

  ◆1935年,谈家桢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与导师、诺贝尔奖获得者摩尔根院士合影。

  毛泽东对这种学术研究上首先问“姓资姓社”,因而造成对学术界一些领域乱贴政治标签的现象非常不满。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多。”5月2日,毛泽东又强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李森科、非李森科,我们也搞不清楚,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学派。就是社会科学,也有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谈。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在毛泽东的主导下,1956年8月,由中宣部牵头,由中科院与高等教育部联合组织,召集中国遗传学的摩尔根派和李森科(米丘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青岛举行了一场为期15天的座谈会。

查看余下5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毛主席睿智的头脑,博大的胸襟,高瞻远瞩的眼光,不能不让我们心悦诚服。
0条回复
为转基因代言可恶。
0条回复
客观正确总结共和国科学发展的道路,真正找到适合我国科学发展的道路,让科学的技术平台精神方法在我国真正融入文化和精神中,真正产生原创的理论技术,从而真正超越西方,客观历史分析这些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0条回复
毛主席引来幸福水,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满人间。
0条回复
这就说明,袁隆平的成就是他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的结果。我们在评价袁隆平时,不要忽略了这一点。
0条回复
还有全国一盘棋的社会主义大协作!
0条回复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想起了这首歌,细细感悟,觉得难怪诸公知听到就要鸡皮疙瘩满身金苍蝇满目,害怕得如耗子见了太阳,它们不无道理呀。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