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美国砸下2500亿寻求全面对抗,中国该怎么办?
今天是6月9号,星期三。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6月8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全面的立法,其中规定了2500亿美元的研发相关支出和其他支出,旨在与中国在科技领域竞争。
这将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因为美国的两党之间好不容易达成一次共识,竟是为了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
据报道,参议院以68票对32票通过了这个《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接下来众议院同意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之后再由拜登签署,这个法案就会成为正式的美国法律。
这次与以往美国政客的大放厥词不同,这个法案的通过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法律会要求美国整个社会对中国采取对抗的态度。
对这件事持乐观态度的人分析说,看起来,美国似乎雄心勃勃,想要在高技术领域放手一搏,但实际上真不太看好他们。科技发展就像堆沙子,基础堆得越大,上边才能堆得越高。如果在堆高以后把下边基础切一块出去,乍一看没什么影响,但再想往高处堆的话就难了。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之后,高技术的配套越来越难找,脱离中国制造的话,想维持住目前的技术水平可能都难,更不要提进一步发展了。2500亿看似很多,但想重建整个配套体系就显得太少。美国这笔钱砸下去,大概率是被马斯克们用APP套走,大头投入金融领域盈利,少部分搞一点新鲜噱头出来交差应付事,多炸几个火箭,多少钱都能烧出去。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美国两党形成共识,拿2500个亿来阻止中国的科技发展,这与美国族群撕裂、贫富不均、垄断资本的现状不符。因此,这个说法成立,但仅仅这么看是不够的。
隔壁王奶奶说:“有的人做盐不咸,做醋很酸。”说的就是美国这种我做不好,也不许你做好的心态。隔壁王奶奶这种看法与那种乐观的说法十分契合,所以,事情的两个方面我们都应该看到,这两种观点结合在一起才是我们对这件事应该有的态度。
当然,中国和美国现在依存度还是很高,贸易谈判依旧在进行,且会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即使是“脱钩”、“冷战”,两国的联系依然很紧密。但中国的外贸很牛,五月份的数据再次沉重打击了想在经济上孤立中国的那些美国精英。
美国和印度这两年同中国的关系都出现很大震荡,但中美和中印贸易的增长又都在最快之列。按照胡锡进的说法,经贸就这样在用脚给地缘政治投票,并且狠狠踹了后者的极端鼓吹者一脚。
这次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提出反华法案的动机当然是非常恶毒的,就是所谓的“做盐不咸做醋很酸”。整件事情其实可以浓缩成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明摆着是冲着冷战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