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屏:从历史经验看,美国及其帮凶最痛恨中国什么?
中美博弈贯穿了上世纪的中叶、下半叶和本世纪的头二十年,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联解体后,中美博弈牵动全世界,影响着世界发展大势。历史发展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历史发展又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过去七十多年的中美博弈,都是以美国的失败告终,原因其实很简单,美国精英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的经济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社会组织能力缺乏真正的了解,做不到知己知彼。当然不是美国和西方就没有了解中国的人,而是这些明白人的看法不被美国和西方的主流所接受,从来没有引起重视。
中美的第一次博弈是国共内战。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孤注一掷,支持不得人心的蒋介石,最后输了个干净,送给蒋介石的几十亿美元的武器,让中国共产党军队的装备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美的第二次博弈是朝鲜战争。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想趁朝鲜内战,插手东北亚,威胁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无视中国政府的警告,气势汹汹地杀向中国边境。结果,号称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联合国军,被武器远远落后于它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赶回了三八线。朝鲜战争让中国陆军装备上了一个更大的台阶,并有了自己的海空军,美国又一次做了中国上升的垫脚石。
后来美国又介入越南内战,妄图从南边威胁中国。中国政府发动了抗美援越运动,让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结果,尼克松成为第一个“屈尊”到与美国没有外交关系的第三世界国家访问的美国总统,暂时主动放弃了对中国长达二十三年的严酷制裁,暂时不得不放弃之前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的禁运、封锁和打压。西方的经济制裁在一个时期内限制了中国的发展速度,但也逼迫中国建立起一个独立、自主、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包括独立自主的工业化体系基础),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中国特有的这个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在一个时期内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并且由于私有化和外资的涌入,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从原本掌控国民经济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下降到今天的号称还有百分之二十多一点,两者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但这百分之二十多的国有经济却是中国经济的命脉所在,国有银行体系,铁路、民航、石油、电力和其他重要的民生事业、国防工业,仍然基本掌控在国家手中,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存在,仍能够主导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这导致外资无法全面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这也是美国所忌恨中国却又苦于暂时没有办法改变的。过去几年,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让中国人变得更加清醒,今后必然会越来越坚定地捍卫和加强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上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