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近期的全球局势耐人寻味——很像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
最近一个时期,全球局势纷纷攘攘,犹如浓云密布、霹雳闪电般,接连发生了几件值得高度关注的大事要事:
其一、北约同俄罗斯的对抗再度加剧
10月初,北约驱逐了8名俄常驻北约代表团成员,理由据说是因为他们从事间谍活动。作为回应,俄罗斯则暂停其常驻北约代表团的工作,同时也将暂停北约驻莫斯科军事联络处的活动。北约同俄罗斯的外交关系急剧跌落。
紧接着北约又召开了成员国防长会议,高调宣布通过威慑俄罗斯的新战略,声明今后北约将在这个名为“欧洲——大西洋地区威慑和防御概念”战略计划的指导下,加强针对俄罗斯的前沿军事部署,大幅度提高军事现代化与备战水平。
更加严重的是,在解释这项军事战略计划的时候,德国国防部长和北约秘书长先后公开放话,该计划允许北约在黑海地区和波罗的海地区的军事威慑行动中,动用战术核武器和网络攻击等非常规军事手段,说什么“必须让俄罗斯明白北约的决心,这是威慑俄罗斯战略的一部分”。
北约不但准备同俄罗斯打常规战争,而且还准备同俄罗斯打核战争,从上述一系列空前严峻的挑衅中,人们普遍都读出了这样的内涵。
与北约防长会议先后脚,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则访问了格鲁吉亚和乌克兰,访问中美国防长高调宣布,北约的大门永远向乌克兰和格鲁吉亚敞开,希望乌格两国尽快达成入约条件,美国将保证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主权,因为两国是“面临俄罗斯侵略的最前沿国家”。
西方再次狠狠地给俄罗斯贴上侵略者的标签,对俄罗斯又上演了一场残酷的战略审判。
俄罗斯的反应毫不意外,当然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针对德国国防部长的言论,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称,柏林应该很清楚部署军队在俄罗斯边境的结局。针对北约,俄罗斯国防部长则发誓说,“只有在不侵犯俄罗斯利益的情况下,欧洲才有可能保证安全”。
对立的双方公开和直接地诉诸以战争威胁,如此恶劣的情形令人震惊,这很像是一场大战的前夜,很有点一战前、二战前的样子。
其二、中美关系继续下滑,“重回正轨”渐行渐远
自中美苏黎世高层会晤以后,有关中美关系回暖向好的企盼与议论就沸沸扬扬起来,一些中国人如同打了强心针一般,再次搬出中美种种联系、种种合作、种种缠绵的故事,以此烘托中美关系的新氛围。可惜的是,来自欧美的几个耳光,将这些故事打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一是北约公开声称将中国定为目标
上述北约各国防长会议并非目标仅仅针对俄罗斯一家,在美国的主导推动下,他们同时也把对抗中国崛起纳入了北约的战略威慑计划当中,声称中国已经通过网络能力、新兴技术和武器装备“对欧洲的安全造成影响”,扬言对抗中国崛起带来的“威胁”将是北约未来十年的战略重点,宣告北约要大幅扩大目标范围,将对抗中国崛起纳入其中。这就意味着,不管中国是否愿意,北约即将成为中国的战略对手,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直接的较量,但隔空叫阵、间接角力已经公开化、明朗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