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豕:字节员工猝死,真正可怕的是什么?
按:本文原发于知乎,授权本号在公众号平台首发。欢迎知乎网友和B站网友搜索并关注“白头豕”。
出乎我的意料,居然看到了很多谩骂、质疑死者和他家人的言论。就我所见,有这么几种:
工作疲劳还去健身,咎由自取
凌晨还提交代码,咎由自取(被证明是谣言,拿着 UST 时间少算了8个小时)
选择高薪不就要干更多工作,承担身体的风险吗?咎由自取
工作几年就在京买这么贵的房,现在化作巨额负债,咎由自取
丈夫尸骨未寒妻子就去咨询卖房事宜,难道他一人承担全部经济压力?家庭如此,咎由自取
这些“理中客”的观点令我瞠目结舌,尽管他们只是极少数人,而且评论区被大家批判。但这种逻辑的存在本身,恰恰是我最无法旁观的事情。
字节跳动在中关村的同一栋办公楼三天有两位工友被送上了救护车,前一位吴工程师已经去世,今天中午的另一位在救护车上苏醒了。
这不是个案!这不是个案!这不是个案!
它既不是字节中关村办公楼的个案,也不是字节跳动的个案,更不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个案。这是所有人讨论此事的大前提。
只从个案出发,吴同学是完美的不完美受害者。
他是受害者。一朝猝死,留下妻子和腹中怀胎才两月的孩子,还有买房后月供两万的债务。他没有对不起谁,是命运对不起他。
他是不完美的受害者。高薪、平时努力工作、死于工作后高强度(一小时)的健身,这一切似乎都是自己的“选择”。于是不知是洗地还是冷血的网络键盘侠,正试图把舆论引向“咎由自取”。言辞之尖刻残忍,令人发指。
他是“完美”的“不完美受害者”。努力读书、学业优秀、聪明过人、工作努力、成绩突出、收入不菲、家庭美满、坚持健身的自律、毕业几年还拥有了自己的房产……恰恰是“成功学”的标杆,在社会精英眼中,只有他这样“完美”的年轻人“才配”获得幸福,可他竟然猝死了,还让家庭陷入了莫大的不幸。
这个悲剧如此“不合理”,把一切成功学的教条都颠倒了过来:
寒窗苦读十几年,工作三年就离开了亲人,书白读了。
对于“年少有为”最具代表性的成就——北京拥有房产,变成了孤儿寡母无法面对的巨大债务
工作上的努力奋斗,加上坚持健身的自律,却是导致悲剧的直接原因。
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从“别人家的孩子”、到高考的状元榜、到每一个财富自由者的奋斗故事——明明极少数成功者的个案,一直都被当成这个社会普世的标准,逼着我们每一个人做出 “这样的选择”,否则就被视作“失败者”。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