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美国军援乌克兰,已经在全世界摆开新战场
欢迎收看《司马平邦说》。3月7日晚,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第三轮谈判结束,俄方表示谈判未达到预期效果,但双方又确定,乌克兰与俄罗斯外长会谈于3月10日在土耳其举行。当然,俄乌是一边谈一边打,谈判的内情是秘而不宣的,但乌克兰战场上的交火是公开而激烈的。
俄乌激烈交火的背后是两国在武器上的大量消耗。俄罗斯毕竟有着北极熊之称,是世界武器制造大国。2021年3月1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2020年度全球武器贸易报告》数据显示,俄罗斯武器出口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0%,仅落后于美国的37%,为全球第二,而我们中国武器的出口份额只有5.2%,为全球第五。
所以,俄罗斯是不缺枪缺炮,我看这次俄乌战争,俄罗斯把许多旧武器都用上了,是在降产能、减库存。
但乌克兰则不同,虽然在苏联时期,乌克兰曾是重要的武器制造基地,但更多的是苏联大型武器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用于生产航空发动机、大型水面舰艇,对于能直接投入战争的武器生产非常少。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约国家拼命往乌克兰运输武器,支撑它跟俄罗斯战斗下去的最大原因。
最近一段时间,北约和欧盟国家已经向乌克兰运送了大量的武器装备。据统计,俄乌战争爆发之后,欧盟决定拨出4.5亿欧元用于购买致命武器,其中包括防空系统、反坦克武器、弹药等,以支援乌克兰武装部队。另外,还将拨出5000万欧元,用于提供非致命性用品,如燃料、防护装备、头盔和急救包。而德国则决定向乌克兰提供1000枚反坦克武器和500枚“刺针”地对空导弹。美国也在2月26日决定,额外对乌提供3.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包括标枪反坦克导弹、“刺针”防空导弹、轻武器和弹药。这还仅仅是大批量的武器装备,土耳其、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等国援助乌克兰的小批量武器就更别说了。
这些北约国家是怎么将武器运送到乌克兰的呢?面对俄罗斯的进攻围堵,能安全地将武器运到乌克兰军队手里其实也非常困难。
笼统的说,北约向乌克兰运送武器主要有两个大方式,第一种就是采用空运,就像战争开始前和战争初期那样,北约和欧盟直接采用大型军事运输机,将打包好的武器直接投送到乌克兰境内。这种方式虽然干净利落,毛病也同样明显,就是运送武器数量有限,大型武器装备很难运送,效率低。更重要的是,2月28日——也就是俄乌开打后4天,俄罗斯国防部就正式宣布,俄罗斯已完全掌握了乌克兰全境的制空权。换句话说,其他国家想直接采用空运的方式将武器运到乌克兰已经不可能,甚至都可能直接被乌克兰的导弹给直接打下来,更严重的是,这种行为还会被俄罗斯视作直接参与到了俄乌战争中,这种结果显然是北约和欧盟各国都不能承受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