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国民意志力重塑
截止2022年3月25日,美国因新冠疫情已致100多万人死亡,不管是直接死亡,还是因间接刺激并发症死亡,总之都是死于疫情。
我,还有其他很多人,都批评过美国对生命的漠视,这是基于负面评价而得出的结论。不过,当翻到硬币的另一面,我们又能看到,美国人意志的高度硬化,它们的媒体在任何时候都没有连续制造催人泪下的悲情主义画面。
2020年的武汉,疫情很严重,感染和死亡数于近百年中未曾见到,中国各地均发兵增援,悲情主义笼罩中国跨度有三个月之久,病毒最终被清零。
从正面看,我们不能不给予这次战役以最高评价,它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力量。然而,翻开硬币的另一面,我们会发现,其时中国,媒体每天都渲染出一个“山河将倾,日月同悲”的苦难画面,14亿人处于绝对性恐惧之中。
俄乌战争爆发后,全西方开始制裁俄国及制裁支持俄国的其它国家,美国放话,若中国不跟随西方制裁步调,将严厉制裁中国,并暗示中国同俄罗斯进行切割。国内亲西方精英很快就发出了非常一致的呼吁,要求中国政府立即表态支持美国,提醒中国政府这是关系中国经济生死存亡的选择。
从正面看,精英们勉强可认为是在关心中国命运和人民疾苦,想让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但是,从反面解读,我们会发现,倘中国经济是可以被美国随意威胁致死的经济,那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作为一个大国,我们还有多少国家自主的空间?
回首新中国前几十年,因为被西方长期制裁,中国经济遭遇了许多困难,尤其是民生领域,GDP数据不怎么好看,花天酒地的日子几乎没有,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从负面看,新中国决意跟美国角力的抉择让普通人在生活上吃够了苦头。从正面看,我们会有欣慰,只给中国二十几年,就独地自主地构建了一个体系完备、不依不靠的中国,就培养了“为有雄心多壮气,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自信国民集体。
某年,美军一架侦察机伪装成民用飞机进入广州上空,在被识别后遭我方警告驱离,但未对其截击和炮轰,该军机随后匆忙飞走。
从正面理解,咱们是韬光养晦,避免与美军擦枪走火,为各类事业的发展赢得时间。从反面理解,那就是害怕击落美机,害怕美军报复,心中始终有个“怕”字。
1957年6月,1961年11月,1963年11月,1965年1月,1965年10月,1966年2月,1966年3月,1966年5月,1966年9月,1968年3月………..中国军队一次次击落美军飞机。当时的原则是,只要美军侵犯领空就打,打下飞机就记“战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