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上海不能被大块头绊住
上海疫情已经到了这种情况,还能够实现动态清零吗?
上海还有动态清零的能力吗?
昨晚,上海传来“梁三条”,困难的时候给人以信心:只要把传染源控制住,只要切断传播途径,只要保护好易感人群,上海可以实现“动态清零”,坚持动态清零是上海抗疫的最佳方案。
梁万年分析认为:
(1)我们有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技术,抗疫的武器更为强大,能尽早将感染者识别出来;
(2)上海有丰富的医疗资源,加上全国各地的支援,能够做到对感染者和可能的感染者进行有效收治和隔离;
(3)随着疫苗接种不断推进,易感人群将得到进一步保护。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14例、无症状感染者25173例,这个数字还在直线上升,什么时候是拐点呀?
梁万年的分析让人开窍:虽然上海市报告的感染者数量处于高位震荡,但按照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流行的指数型增长的参数来看,没有出现指数型上升态势,表明采取的防控措施遏制住了指数型上升的势头。“上海疫情处在关键时期和胶着状态,不进则退。要牢牢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战胜疫情。”梁万年说。
上海的事儿很长时间了,我们一直在听惊雷说、文宏说、凡凡说,今天也请大家听听万年说。万年至少与惊雷、文宏、凡凡一样是业内的权威人士。
权威这个东西,在科学的范畴之内是不存在的,因为科学是要接受检验的,科学是可以提出质疑的,可以讨论的,科学须以事实为依据,从来没有离开科学事实的所谓权威。
管你是谁,你的思想行动主张符合客观实际,即小心驶得万年船;管你有多么傲娇,管你什么国际背景,不符合客观实际,违背科学规律,必定要被掌嘴打脸。总之苹果是一定要往地上掉的,总之不喝水会死人,总之不吃饭会死人,总之篱笆扎不紧,奥密克戎则有可乘之机,便会无限复制,江水漫灌,入石库门,进菜市场,攻摩天大楼,淹政府机关……
前段时间,有人把抗疫工作建立在“新冠病毒表现出强烈的与人类共存的意愿”的基础之上,诗意固诗意,但诗意裹蘸残酷,于是乱象丛生。
梁万年以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身份,昨天,在上海,敲黑板强调:“动态清零”是上海抗疫最佳方案。
按说这个是不用强调的,动态清零一直是我们所坚持的总方针总政策,一直是我们行之有效的法宝,为什么要强调“上海最佳方案依然是动态清零”呢?
无非是因为前段时间有些乱象,思想犹豫,行动迟缓,相互掣肘,带来了抗疫工作的极端被动,次生灾害叠加,老百姓受苦喽,给这个抗疫模范生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造成了副市长哭也哭不尽的酸痛。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