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光:帝国主义已进入国际金融垄断时期,更凶残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趋势和当代新变化
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演变一般规律理论和大的“历史时代”理论,才能正确剖析和判断当代资本主义,即当代帝国主义。
1.社会形态演变一般规律理论对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即当代帝国主义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了“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范畴,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形成了关于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而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五种社会形态”演变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论,也可称之为“五形态”说。“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范畴、“五形态”说客观地反映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形态理论的阐述经历了一个理论递进的过程。早在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初期,马克思、恩格斯在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就第一次提出人类社会经过五种所有制形式:(1)部落所有制;(2)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3)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4)资产阶级的所有制;(5)未来共产主义所有制。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已经明确清晰地点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三种形态。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论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四大社会形态。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的表述已经十分清晰了。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中,马克思充分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到这里,马克思关于“五形态”的提法已经形成,但还不能说已然十分精确地确立了“五形态”理论。在马克思那里,古代社会显然是指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社会,但“亚细亚”是指什么社会形态,其属性是什么,马克思当时意指原始社会,但尚未明确其科学定义。后来,历史科学有了一定发展,特别是历史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出版,对原始社会提供了详尽的研究材料,这使马克思对原始社会有了明确的科学界定,这一科学认识集中反映在1880—1881年间《古代社会》一书的摘要中。恩格斯利用马克思批语,经过研究,最终于1884年撰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恩格斯在该书中写道:“摩尔根证明:美洲印第安人部落内部用动物名称命名的血族团体,实质上是与希腊人的氏族、罗马人的氏族相同的;美洲的形式是原始的形式,而希腊—罗马的形式是晚出的、派生的形式;原始时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氏族、胞族和部落的全部社会组织,跟美洲印第安人的组织极其相似;氏族,直到野蛮人进入文明时代为止,甚至再往后一点,是一切野蛮人所共有的制度(就现有资料而言)。摩尔根证明了这一切以后,便一下子说明了希腊、罗马上古史中最困难的地方,同时,出乎意料地给我们阐明了原始时代——国家产生以前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对原始社会给出了明确阐释。到此为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五形态”说已经完整成熟地形成了。再加上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论述以及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阶段”的论述,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科学概括了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最普遍规律,构成了系统的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形态演变一般规律理论。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