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德文:为基层疫情防控赋能

2022-12-02 953 0
作者: 吕德文 来源: 新乡土公众号

  近段时间,全国疫情呈现多点散发的样态,疫情防控形势日渐严峻。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30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座谈会。她指出,防控工作稳中求进,防控政策持续优化,走小步不停步,不断完善诊断、检测、收治、隔离等措施。

  在二十条背景下,国家对疫情防控的精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群众也对疫情防控的人性化有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比如,近段时间很多地方的被隔离群众对方舱的条件提出了质疑,核酸乱象也给群众造成了很大困扰。但人们未见的是,不少地区的医护和其他为方舱服务的人员长期高压工作,并没有办法提供优质服务,核酸乱象也不是地方不想解决,而是确实资源有限。为了有效贯彻二十条目标,真正优化疫情防控措施,高质量实现动态清零目标,为基层赋能迫在眉睫。

  笔者在各地调查中发现,疫情防控三年来,基层疫情防控能力的提升极其有限。多数地方用于疫情防控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是增加了,而是降低了。在疫情防控初期,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将疫情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也都相信疫情防控是一时之事,再加上各地过去多年多少都还积累了一定的公共资源,投入到疫情防控中的资源是比较充足的。但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后,多数地区因疫情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了来影响,基层的日子并不好过。但疫情防控俨然成了日常必要事务,占据了一大部分行政资源。

  比如,今年以来,没有疫情的地区都将“外防输入”当作常规工作来做,在高速路口等地方设置卡口,进行人员登记检查,落实“落地捡”,基层需要统筹乡村两级干部和公安、卫生等人员,进行二十四小时值守。笔者在多地调研发现,一开始基层政府都承诺值守会有补贴,但后来发现,值守时间太长,且已经变成为日常工作,政府想发补贴也发不起。有些疫情流行地区,基层 用于疫情防控的预算根本就不够,有些疫情防控开支,如值守人员所需要的方便面、矿泉水等,看似事小,因时间长,人员多,对基层而言也不是一笔小开支,很多街道社区只能依赖于辖区商户和企业的募捐。南方某发达城市的街道为了募捐,街道办一个一个电话请辖区企业主捐资捐物。第一次,大家还配合,但由于疫情反复几次,街道办一而再再而三的募捐,不仅企业主有意见,连基层工作人员都觉得不好意思,这客观上也影响了营商环境。

  可以说,过去基层疫情防控的成果,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的基础上的。过去疫情防控中的层层加码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除了个别地方和个别干部作风不踏实、工作能力有限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资源有限。基层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开展精细化的流调,也没有真正专业的疾控专家对每一例受感染和密接的群众进行环境评估,而疫情防控的基本原则又是“四早”“以快制快”,基层就只能“一刀切”或毫无准备地封控和集中隔离。基层没有足够的工作人员,也就只能依靠一些技术监控和物理隔离手段,传递给群众的印象就是基层工作不细心、不人性化。在人们对疫情防控还有较高共识的情况下,群众还是普遍配合较为刚性的防控措施;但现如今,人民群众对简单粗暴的疫情防控措施所带来的负面印象,接受程度越来越低。

查看余下6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