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放开”本可以往后拖拖
这句话是公共卫生专家曾光同志讲的,刚刚读到他的一篇讲话,透露了一些重要的决策内情。
这次优化20条基础之上的新10条(姑且用“放开”更简单些),开启应急模式,作为具体措施措施是北京市率先提出来的。
“北京市的同志观点很明确,根据奥米克戎的最新特点,应把它当做一个普通的呼吸道传染病来对待。
当然,纯粹从我们公共卫生角度考虑问题,疫苗接种还可以再加强一些,特别是打第三针的人间隔时间已经很长了,老年人接种率还不够高的前提条件。
然中央决策是综合考虑,考虑到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就业率、国际关系等等,在诸多的因素当中,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兼顾各方利益。
在我看来,这个平衡点选的还是相对不错的。
你比方说,虽然一些准备没有做到很充分,但是较之以往那是进步了许多,疾病症状已经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变化,而它的感染率大幅度提高,在这种提高的情况下,自然感染传播系数已经到了二十几了,病死率也是低于千分之一,甚至低于万分之一了。
我觉得现在是比较好的一个时机……”
在2023环球时报年会生命健康分论坛上,曾光表示“放开”不单取决于公共卫生。
另外一位专家补充道:如果再往后拖,先前打的疫苗的有效性又是一个必须考量的因素。
“现在疫情大幅度的上升,上升速度非常快,甚至出乎公共卫生专家的预料,这是一个新情况。
比如说我们原来认为,疫情按照流感来说,它第一波来的时候不会超过30%,20%都已经不少了,以后第二波、第三波,但是实际上来得气势汹汹。
造成北京这波子疫情来势汹汹的具体原因,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
(1)“放开”是一个因素,不能把原因完全归结于“放开”。
(2)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北方是BF.7,在南方是BA5.1,这些传播率都是最高的。
(3)“放开”之前,传播率已经上升了,加上冬天气候有利传播。
(4)人群第三针打的时间长了,抗体水平,现在疫苗靠过去免疫的方式,确实要阻挡疫情传播已经不现实了……”
环球时报每年那个年会啊,老胡在任的时候,我是常客,担当发言的嘉宾。今年环球时报年会我没看到信息,环球时报健康年会单独搞了,在疫情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健康年会的确应该好好讨论一番。
我们居委会中心理论组昨天晚上视频讨论有几条简单的认识,估计写下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1)此刻“放开”是科学防控,审时度势,瞻前顾后,综合平衡的结果。
(2)动态清零3年,中国抗疫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任何人抹杀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