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东力 | 资产阶级的危机与后现代的多个版本: 以现代性概念为起点

2022-12-24 846 0
作者: 祝东力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导读】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各种冲突交织的阶段。多点爆发的矛盾和冲突,消耗着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注意力也被引向各种具体而棘手的事务。但宏观而言,所有的爆发点,依然处于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框架内,从国际政治经济角度看,表现为全球化退潮或碎片化,从社会文化精神角度看,则表现为后现代文化问题集中爆发。本文就从文化精神层面,重新梳理“后现代”这一概念,揭示当前社会精神动荡的根源。

  作者指出,理解“后现代”,首先要阐明“现代性”。“现代性”与资产阶级密切相关,“现代”是新事物、新经验、新发展不断出现,社会全方面提速的时期,“现代性”就是追新逐异,不断寻求进步的一种精神,“新”是现代性的核心;资本主义则是永远追逐资本扩张,不断用新的产品、服务和新的交换方式去追求利润,一旦资产阶级成为支配性的社会主导力量,社会就进入现代。然而,资本主义有其根本困境,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同步兴起,二者的激烈矛盾引爆了对“现代性”的反思,“后现代”就是对“现代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作者分析,历史上曾出现三种解决方案:革命、战争、改良。最终,欧美国家的改良方案成为主导,即把工人阶级纳入社会经济生活的主流中,赋予大众政治权利,而现代社会求“新”的本质仍包含其中——去中心、去权威、去等级,颠覆中心与边缘、主流与少数、男性与女性等传统关系。这种改良在西方社会内部最终达到资本、政府、宗教、伦理、公民社会等代表不同价值相互竞争、制约和平衡的效果。从这一意义上说,民族国家将资本关进笼子,全球化却打破笼子,将资本释放出来,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是平衡打破而出现的问题。全球化进入调整,没有人能确切知道未来走向如何,但后现代精神生成的环境土壤,已经被削弱了。

  本文原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年第6期,原题为《资产阶级的危机与后现代的多个版本:以现代性概念为起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君参考。

资产阶级的危机与后现代的多个版本:

以现代性概念为起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简体中文学术界,尤其在人文艺术研究领域,现代性概念被频繁使用,其核心涵义却经常暧昧不明,以至于许多概念或现象,如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为艺术而艺术/文艺为政治服务,诸如此类,尽管内涵彼此对立,却似乎都可被归入现代性范畴。一个人文研究领域的基础性概念,长期处于含混多义的状态,作为概念工具实际已失去效用,同时也影响到人们对其他相关重要概念—例如后现代的理解和阐释。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现代性概念的辨析出发,分析现代性与资产阶级的结构性关系,并由19世纪末资产阶级的危机讨论后现代的由来及其相互竞争的多个版本。

查看余下9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