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俄罗斯要多长时间才能啃下乌东这块硬骨头


  乌克兰战争牵动国人的神经,现在人们纷纷把目光聚焦在乌东决战上,所谈论的不是俄罗斯能否取胜,多数中国人对此没有什么疑问,人们所关注的是时间,具体需要多长时间俄罗斯才能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

  有人预测说,“普京需要在5月9日胜利日之前结束战斗,他不能把一个失败的结果带到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上”。

  西方媒体也很看重这个时间节点,也认为5月初将能够一见分晓。

  还有人认定这场战役不会持续太久,认为几个波次攻击下来之后作战将难以为继,认定俄乌战争打不了持久战,乌东地区可能要拖延时日,但仍然打不成持久战。也就是说,俄罗斯与乌克兰,谁胜谁负,很快就将迎来最后的结局。

  笔者以为,上述说法提出了乌东战场发展进程的若干可能性,但也仅仅就是可能性而已,而实际上却未必如此。

  首先应该说,乌东地区的乌军是块硬骨头。这里集中了乌克兰武装力量的主力,他们久经沙场、经验丰富,既有的阵地大都经营多年,并且还可依托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等一系列坚固的中小城市为核心据点。在这样一个大不的地方糜集数量如此众多的作战部队,考虑到此前第一阶段战争中乌克兰军队的实际表现,意味着接下来的战斗根本不可能发生什么大规模的运动战,根本不会出现舆论上所喧嚣的什么大会战,而只能打成阵地战与攻坚战。

  这样的作战方式不但令俄罗斯重装兵团的野外机动作战优势无从发挥,而且还可能要让他们打得十分艰苦艰难。这是因为:

  其一,乌军士气依然高昂,战斗意志顽强,并未出现瓦解的迹象。总体看来,这支部队虽然没有可观的进攻能力,但却有坚定的死守决心,不会轻易放弃任何地方;

  其二,进攻乌东的俄罗斯军队并未达成战役围歼态势,目前看实现这一企图还需要经过许多重大战斗,这就意味着,乌东地区的乌克兰守军还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外部补给;

  其三,据守乌东各地的乌军并未遭遇当地民众的排斥与反抗,而进攻的俄军也并未受到箪食壶浆的欢迎,这将直接影响作战双方的后勤补给与兵力调动;

  基于以上诸多原因,可以预计的是,俄军乌克兰战争第二阶段在乌东地区的作战很大可能要再次打成胶着状态,将是十分艰苦的拉锯战,阵地战与攻坚拔点作战历来如此。

  因而,俄罗斯集中力量实施乌东决战的这个抉择值得商榷。

  表面上说,俄罗斯军队转向这里进攻,看似缩短了战线,目标也更为聚焦,但实质上却是舍易就难,这样的抉择并非妥当。

  在战争的第一阶段,俄军所显示出来的机械化大兵团纵深向心突击态势相当正确,失误在于口子张开得太大,太过冒进。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把主力摆在哈尔科夫地区,从这里向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方向突击,同来自克里米亚的集团南北对进,则战场的面貌将大为改观。不妨设想,如果俄罗斯能够占领乌克兰中部的广大领土,以此压迫乌克兰当局,从战略上孤立与合围其东北主力,所达成的效果可能要好于目前的状况。对于乌东的乌克兰的重兵集团,用点兵力将其牵制和看住就是了。

查看余下4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